攔縱的意思、攔縱的詳細解釋
攔縱的解釋
攔阻;阻擋。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四折:“索将他攔縱,隻恐怕夫人行把我來廝葬送。” 元 無名氏 《小尉遲》第一折:“單看的你這一條鞭,到處無攔縱。” 明 孟稱舜 《死裡逃生》第四出:“自古道婦人家楊花力弱橫無用,禁不得你百般攔縱,熬不過你千場淩迸。”
詞語分解
- 攔的解釋 攔 (攔) á 遮擋,阻止:攔擋。攔阻。攔擊。攔劫。攔截。 對準,正對着:攔腰截斷。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縱的解釋 縱 (縱) ò 放:縱虎歸山。縱火。 放任;不拘束:放縱。縱目四望。縱情。縱觀全局。 身體猛然向前或向上:縱身。 即使:縱然。縱使。縱令。 豎,直,南北的方向,與“橫”相對:縱橫交錯。縱橫捭阖(指在政
網絡擴展解釋
“攔縱”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拼音:lán zòng
- 釋義:指攔阻、阻擋,表示通過行動或手段限制某人或某物的自由行動。
二、詞義解析
- 結構分析:由“攔”(阻攔)和“縱”(古漢語中可表“放任”)組成,但組合後整體含義偏向主動攔截或限制,而非放任。
- 語境差異:在具體使用中,“縱”可能起強調作用,如元曲中“到處無攔縱”即強調“毫無阻礙”的對比效果。
三、使用場景
- 文學描述:多見于元代戲曲、雜劇,用于刻畫人物行為或沖突場景。
例如《西廂記》中“索将他攔縱”描述阻止行動;《小尉遲》中“單看你這一條鞭,到處無攔縱”以反襯武器威力。
- 現代適用:當代已不常用,主要作為古漢語研究或文學賞析的對象。
四、注意事項
- 古今差異:現代漢語中多用“阻攔”“阻擋”等詞替代,需結合具體文本理解其古風語境。
- 權威參考:多數詞典(如《辭海》《漢語辭海》)均以“攔阻”為核心釋義,未收錄“放任”相關引申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攔縱的意思
攔縱是一個動詞詞組,表示攔截和阻擋的意思。它可以用來形容阻止别人前進或停止某種行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攔字的部首是手,而縱字的部首是糸。攔字一共有8劃,縱字一共有12劃。
來源
攔縱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攔的本義是阻擋,縱的本義是放任、許可。攔縱的組合意義則是通過阻擋或許可來控制或影響某種行為。
繁體字
攔縱的繁體字為攔縱。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攔字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它的部首手被寫成扌,并且縱字的部首也是糸。例如,攔可以寫作扌柬,縱可以寫作糸從。
例句
1. 他攔縱了交通,讓我遲到了。
2. 這個警察攔縱了違章駕駛的車輛。
組詞
攔截、攔阻、攔擊、縱容、縱橫、縱情等
近義詞
阻止、阻擋、攔截、控制
反義詞
放行、許可、釋放、允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