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矯的意思、痛矯的詳細解釋
痛矯的解釋
徹底矯正。 明 吳讷 《文章辨體序說·古詩·五言》:“ 宋 初,崇尚晚 唐 之習, 歐陽永叔 痛矯‘西崑’陋體而變之。”
詞語分解
- 痛的解釋 痛 ò 疾病、創傷等引起的難受的感覺:頭痛。肚子痛。痛風。痛癢(a.喻疾苦,如“痛痛相關”;b.喻緊要的事,如“不關痛痛”)。 悲傷:悲痛。哀痛。痛楚。痛惜。痛不欲生。 盡情地,深切地,徹底地:痛擊。
- 矯的解釋 矯 (矯) ǎ 糾正,把彎曲的弄直:矯正。矯形。矯治。矯世(矯正世俗)。矯情(故意違反常态,表示與衆不同)。矯枉過正。 假托:矯命。矯诏。矯虔(官吏假托上命掠奪百姓的財物)。 強壯,勇武:矯健。矯捷。
網絡擴展解釋
“痛矯”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tòng jiǎo,其核心含義為徹底矯正,主要用于描述對錯誤、弊端或不良現象的堅決糾正。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 痛:此處表示“徹底、深切”,強調程度之深(如“痛下決心”)。
- 矯:意為“糾正、矯正”,指将彎曲的事物變直,引申為改正錯誤。
- 組合義:兩者結合後,指通過深刻、堅決的手段進行徹底修正。
2.語境應用
- 文學領域:如明代吳讷在《文章辨體序說》中提到,歐陽修曾“痛矯‘西崑’陋體”,指其徹底改革當時浮華的文風。
- 社會改革:可用于描述對制度、習俗的深度革新,例如“痛矯時弊,育才救國”。
3.注意争議
- 部分資料(如、7)誤将“痛矯”解釋為“疼痛或刺痛感”,可能是對單字“痛”“矯”的拆分誤解。但結合權威來源及曆史用例,此解釋不準确。
4.相關擴展
- 近義詞:徹底糾正、大力整頓。
- 反義詞:姑息縱容、敷衍了事。
建議在正式語境中使用時,優先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的定義,避免歧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痛矯的意思
痛矯(tòng jiǎo)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痛指痛苦、疼痛的感覺,矯表示矯正、修正。結合起來,痛矯可以理解為經曆痛苦以進行矯正或修正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痛字由疒(疔)部和甬(㕣)部組成,總共有12劃。
矯字由矢(⺈)部和喬(乁)部組成,總共有9劃。
來源與繁體
痛矯這個詞來源于《莊子·逍遙遊》記載的寓言故事,故事中說有一個人從山上趕下一群衆,但是衆人都沒有感到痛楚,隻有一個人感到了痛苦,這個人便是痛矯之人。
在繁體字中,痛矯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痛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的痛矯字并沒有太大的變化。痛字的古體寫法是疼字的疒部旁邊相同形狀的象形字,疼字指代疼痛的感覺。矯字的古體寫法與現在相似,隻是形狀稍微有所變化。
例句
1. 他經曆了長期的掙紮和痛矯,終于改掉了自己的壞習慣。
2. 有時候成長是需要經曆痛矯,但隻有經曆過痛苦,我們才能變得更加強大。
組詞
刑矯、痛矯、痛苦矯正
近義詞
痛楚、切磋、改過自新、修正
反義詞
舒暢、安逸、不矯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