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纵的意思、拦纵的详细解释
拦纵的解释
拦阻;阻挡。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索将他拦纵,只恐怕夫人行把我来廝葬送。”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单看的你这一条鞭,到处无拦纵。” 明 孟称舜 《死里逃生》第四出:“自古道妇人家杨花力弱横无用,禁不得你百般拦纵,熬不过你千场凌迸。”
词语分解
- 拦的解释 拦 (攔) á 遮挡,阻止:拦挡。拦阻。拦击。拦劫。拦截。 对准,正对着:拦腰截断。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 纵的解释 纵 (縱) ò 放:纵虎归山。纵火。 放任;不拘束:放纵。纵目四望。纵情。纵观全局。 身体猛然向前或向上:纵身。 即使:纵然。纵使。纵令。 竖,直,南北的方向,与“横”相对:纵横交错。纵横捭阖(指在政
网络扩展解释
“拦纵”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 拼音:lán zòng
- 释义:指拦阻、阻挡,表示通过行动或手段限制某人或某物的自由行动。
二、词义解析
- 结构分析:由“拦”(阻拦)和“纵”(古汉语中可表“放任”)组成,但组合后整体含义偏向主动拦截或限制,而非放任。
- 语境差异:在具体使用中,“纵”可能起强调作用,如元曲中“到处无拦纵”即强调“毫无阻碍”的对比效果。
三、使用场景
- 文学描述:多见于元代戏曲、杂剧,用于刻画人物行为或冲突场景。
例如《西厢记》中“索将他拦纵”描述阻止行动;《小尉迟》中“单看你这一条鞭,到处无拦纵”以反衬武器威力。
- 现代适用:当代已不常用,主要作为古汉语研究或文学赏析的对象。
四、注意事项
- 古今差异:现代汉语中多用“阻拦”“阻挡”等词替代,需结合具体文本理解其古风语境。
- 权威参考:多数词典(如《辞海》《汉语辞海》)均以“拦阻”为核心释义,未收录“放任”相关引申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拦纵的意思
拦纵是一个动词词组,表示拦截和阻挡的意思。它可以用来形容阻止别人前进或停止某种行动。
拆分部首和笔画
拦字的部首是手,而纵字的部首是糸。拦字一共有8划,纵字一共有12划。
来源
拦纵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拦的本义是阻挡,纵的本义是放任、许可。拦纵的组合意义则是通过阻挡或许可来控制或影响某种行为。
繁体字
拦纵的繁体字为攔縱。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拦字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它的部首手被写成扌,并且纵字的部首也是糸。例如,拦可以写作扌柬,纵可以写作糸從。
例句
1. 他拦纵了交通,让我迟到了。
2. 这个警察拦纵了违章驾驶的车辆。
组词
拦截、拦阻、拦击、纵容、纵横、纵情等
近义词
阻止、阻挡、拦截、控制
反义词
放行、许可、释放、允许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