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眺望。 元 黃鎮成 《石橋山》詩:“結屋栖白雲,覽矚千峰遙。”
覽矚(lǎn zhǔ)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典雅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縱目遠望或凝神觀賞,常用于描繪對自然景觀或宏大場面的觀賞行為。以下從詞典釋義、字源分析與文學用例三方面進行解析:
縱目遠觀
指視線向遠方延伸,飽覽廣闊景象。
例:登高覽矚,群山盡收眼底。
來源:《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第10卷第89頁。
凝神觀賞
強調專注地觀察、品味景物,帶有沉浸式的審美體驗。
例:夜遊江畔,覽矚星河倒影,心曠神怡。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第867頁。
本義為“觀看、閱覽”,《說文解字》釋為“觀也”,引申為廣泛觀察。
本義為“注視、聚焦”,《玉篇》注“視之甚也”,強調目光的集中性。
二字組合後,兼具“視野開闊”與“目光專注”的雙重意境,常見于山水詩文。
來源:《說文解字注》(段玉裁,中華書局,2013年)、《玉篇校釋》(胡吉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謝靈運《山居賦》
“羅層崖于戶裡,列鏡瀾于窗前。因丹霞以赪楣,附碧雲以翠椽。視奔星之俯馳,顧飛埃之未牽。……覽矚之際,眇然有思。”
解析:通過“覽矚”抒發登高望遠時的哲思。
來源:《謝靈運集校注》(顧紹柏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21頁。
王勃《滕王閣序》
“披繡闼,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纡其駭矚。”
關聯:雖未直用“覽矚”,但“駭矚”一詞與之意境相通,均體現觀景時的震撼感。
來源:《王子安集注》(蔣清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卷五。
綜合定義:
“覽矚”是融合空間廣度與精神深度的審美行為,既需視野的開闊性,亦需觀者的凝神投入,常見于古典文學中對自然與人文景觀的深度觀賞描寫。其權威釋義及用例可進一步參考《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全唐詩》等典籍。
“覽矚”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ǎn zhǔ,其核心含義為“眺望”,具體解釋如下: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疏。
白客崩頽辨敏不恇擦音臣仆籌墊踔踔詞翰從繩簟紋耳擩馮屍歌鳳公謹貴身鼓舌骨瘦形銷豪酋合謀弘美喚雨鸠缳誅畫癖回疑剪綴紀綱院襟靈九經九尾狐舉最克俸苛娆口齒伶俐暌闊拉飒裡室落莫賣冰賣權慢肆門闾苗裔醲醖暖玉鞍蜷嵼皵皲岨險任聖童沙害繩鋸木斷盛宴申憲桃子銅門宛暍香附子響馬涎水夏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