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屍的意思、馮屍的詳細解釋
馮屍的解釋
古代喪殓中的遺體告别儀式。《禮記·喪大記》:“凡馮屍者,父母先,妻子後。君於臣撫之,父母於子執之,子於父母馮之,婦於舅姑奉之,舅姑於父撫之,妻於夫拘之,夫於妻、於昆弟執之。” 鄭玄 注:“馮謂扶持服膺。” 孔穎達 疏:“尊者則馮、奉,卑者則撫、執。” 陳澔 集說:“馮之者,身俯而馮之。”《儀禮·士喪禮》:“卒斂徹帷,主人西面馮屍,踴無筭,主婦東面馮亦如之。”
詞語分解
- 馮的解釋 馮 (馮) é 姓。 馮 (馮) í 古同“憑”,憑借,依靠。 馬行速。 筆畫數:; 部首:冫; 筆順編號:
- 屍的解釋 屍 ī 死人的身體:屍體。屍骸。僵屍。借屍還魂。 〔屍位〕空占着職位而不做事,如“屍屍素餐,“屍屍誤國”。 古代祭祀時,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筆畫數:; 部首:屍;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馮屍”是古代喪禮中的一種遺體告别儀式,特指親屬或不同身份者在逝者入殓前,通過特定動作表達哀思的禮節。以下是詳細解釋:
-
核心定義
該儀式源于《禮記·喪大記》和《儀禮·士喪禮》,要求親屬依尊卑順序依次靠近遺體,通過“馮”(俯身扶持)、“撫”(輕撫)、“執”(握住)等動作表達哀悼。
-
儀式等級與動作差異
- 尊者對卑者:如父母對子女、君主對臣子,采用“撫”或“執”等較輕的接觸方式。
- 卑者對尊者:如子女對父母、妻子對丈夫,需以“馮”(身體前傾貼近遺體)表達深切悲痛。
- 平輩之間:如兄弟之間,則用“執”的動作。
-
流程規範
儀式遵循“父母先,妻子後”的順序,主人(逝者長子)需面西而立,主婦(逝者妻子)面東而立,完成動作後行“踴”(頓足痛哭)禮。
-
詞義考據
“馮”通“憑”,鄭玄注《禮記》解釋為“扶持服膺”,孔穎達進一步說明動作差異體現尊卑關系,陳澔則強調“馮”需俯身貼近遺體。
此儀式集中體現了古代喪禮中“事死如事生”的倫理觀念,通過肢體語言強化宗法制度下的身份差異。如需查閱原始文獻,可參考《禮記·喪大記》及《儀禮·士喪禮》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馮屍(Fēng shī)這個詞是指屍體被冷凍保存的意思。它的意思與“屍體”類似,隻是強調了冰冷和保存的狀态。下面是關于馮屍的詳細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馮屍這個詞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馮”是由冫(bīng)和馬(mǎ)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9個筆畫;“屍”是單獨一個部首,它有3個筆畫。
來源:馮屍一詞來自于古代詩文,用來描述把屍體放在冰塊裡保存的行為。它常用于描述低溫條件下屍體的保存方法。
繁體:馮屍的繁體字為“馮屍”。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馮屍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由于字形演變和書寫風格的改變,古代寫法可能與現代寫法有所不同。然而,它的意思仍然與現代相同。
例句:這是一個關于馮屍的例句:屍體在墳墓裡經過馮屍後,保存得非常完好。
組詞:馮屍這個詞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不同的詞語,比如“馮屍儀式”、“馮屍技術”等。
近義詞:與馮屍意思相似的詞語包括“屍體保存”、“屍體冷凍”等。
反義詞:馮屍的反義詞是“屍體腐爛”,它指的是屍體在常溫下經過分解而産生惡臭的狀态。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