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ron hand] 嚴苛的或殘酷的統治
暴虐的政治。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若夫政治不善,則全由 漢 、 唐 、 宋 、 明 之舊,而非 滿洲 特制也。然且舉 明 世廷杖、鎮盜、大戶加稅、開礦之酷政而盡除之。”
“酷政”是一個漢語詞彙,指嚴苛或殘暴的統治方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典型例證:
實施特征:
與“暴政”的區别:
“酷政”更強調統治手段的殘酷性(如酷刑),而“暴政”側重統治結果的破壞性(如民不聊生)。兩者常重疊使用,但側重點不同。
提示:如需具體曆史案例或文學引用,可參考章炳麟著作()或明代史料。
酷政(ku zhenɡ)是一個用來形容政治上的殘暴和嚴酷的詞語。它指的是施行殘酷政治和專斷統治的政府。
根據《康熙字典》,酷的部首是酉(yǒu),表示酒類相關的字,而政的部首是攴(pū),表示與打擊、進攻、鬥争等相關的字。酷政一共有10畫。
酷政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一篇中,用來描述殘忍的政治統治。
酷政的繁體字為「酷政」,使用的是傳統的繁體漢字形式。
在古時候,酷通常寫作「俈」或者「骷」,政寫作「正」。古代的寫法更加簡化和變體化,與現代的形式有所不同。
1. 這個國家的酷政讓人民承受着巨大的苦難。
2. 酷政下的百姓生活在恐懼和不公正中。
3. 這個暴君以他的酷政聲名狼藉。
1. 酷吏:指腐敗和殘暴的政府官員。
2. 暴政:指專斷、殘暴和不公的政治統治。
3. 專政:指政府集中權力,限制個人自由和言論的統治。
1. 殘暴:指行為殘忍和兇狠的。
2. 專制:指集中權力且不受制衡的政治體制。
1. 正義:指合乎道義和社會倫理的。
2. 公正:指公平、無私和不偏袒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