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抉拾的意思、抉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抉拾的解釋

古代射箭用具。抉即扳指;拾即臂衣,套于左臂上用以護臂。《周禮·夏官·繕人》:“掌王之用:弓弩、矢箙、矰弋、抉拾。” 鄭玄 注引 鄭司農 曰:“《詩》雲:‘抉拾既次。’詩家説,或謂抉謂引弦彄也;拾謂韝扞也。”《戰國策·楚策一》:“ 章 聞之,其君好發者,其臣抉拾。” 鮑彪 本抉作“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抉拾是古代射箭用具的合稱,具體含義如下:

  1. 字義解析

    • 抉(jué):通“決”,指戴在右手拇指上的骨制或玉制扳指,用于勾弦開弓。其材質多為象骨、玉石,表面常有凹槽,便于固定弓弦。《漢語大詞典》記載:“抉,謂以骨為之,著右大指以鈎弦者。”
    • 拾(shè):又稱“遂”,指套在左臂的皮質護臂,用于避免弓弦回彈時擦傷手臂。《漢語大字典》解釋:“拾,射韝,以皮為之,著左臂以遂弦。”
  2. 功能與文化意義

    抉拾是弓箭手的必備裝備,象征古代射藝的禮儀性與專業性。《禮記·内則》載:“子生,男子設弧于門左……三日,始負子,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其中射禮儀式需佩戴抉拾,體現君子六藝的規範。春秋戰國時期,抉拾廣泛用于戰争與狩獵,如《戰國策》中“抉拾既成”即指裝備齊備。

  3. 現代轉義與誤用辨析

    現代漢語中,“抉拾”偶被誤寫為“決拾”,或引申為“選擇”(如“抉擇拾取”),但此屬訛變。其本義仍聚焦射箭工具,需結合典籍嚴格區分。王力《古代漢語》強調:“抉拾不可與‘抉擇’混用,乃特定器物名。”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抉拾”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一、古代射箭用具(主流含義)

  1. 組成

    • 抉:即“扳指”,戴在拇指上用于拉弓弦。
    • 拾:指“臂衣”,套在左臂上保護手臂。
  2. 文獻出處
    最早見于《周禮·夏官·繕人》:“掌王之用:弓弩、矢箙、矰弋、抉拾。”,《戰國策·楚策一》也有相關記載。

二、引申為“抉擇與行動”(需謹慎使用)

部分現代釋義将其拆解為“抉擇”和“拾掇”,表示“慎重選擇并付諸行動”,但此用法缺乏權威古籍支撐,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讀。


建議:若用于古文閱讀或曆史研究,優先采用“射箭用具”本義;若為現代語境,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指向引申義。

别人正在浏覽...

暗櫃闇修白絲奔車之上無仲尼表報播精猜覺漕斛昌庭充其量創辦船子瓷土東主二朝兒童劇法經飯車方具反照附托庋置骨結核海王星寒垧皇太後環歲見面監奴解故棘蔓九經三史列柏禮籍黎萌論奏祿田驢頭眉壽内傾凝露騘泥窩屏面前志窮系日中為市善地甥館食例說話中間訟駁松凫沓飒替角,替角兒銅戶菟絲婉轉文徵明消棄媟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