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叩訪。 南朝 梁 任昉 《與沉約書》:“雖解駕流連,再貽款顧,将乖之際,不忍告别。”
“款顧”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兩種解釋,需結合文獻來源綜合理解:
叩訪/拜訪(主流解釋)
這一釋義源于南朝梁代任昉《與沉約書》的記載:“雖解駕流連,再贻款顧,将乖之際,不忍告别。”這裡“款顧”指誠懇地拜訪或造訪,強調對他人的主動探訪。
款待/招待(部分現代釋義)
部分詞典将其解釋為主人對客人的熱情接待,如提供飲食、住宿等,體現古代禮儀中的待客之道。此釋義可能與“款待”一詞存在混用或引申。
如需進一步考證,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等權威典籍。
款顧是一個漢字詞語,既是名詞,也可以作為動詞使用。意思是指對待他人或事物時慷慨大方、周到細緻。
款顧的部首是欠,由兩個漢字部首組成。筆畫總數為13,具體構造是由“欠”(3畫)和“合”(10畫)組成。
款顧一詞的來源并不确切,但在古代文獻中有相關記載。初時主要用于描述對待嘉客或者對待朋友贈予禮物的行為,後來逐漸擴展到對待他人的態度和态度。
款顧的繁體字為「款顧」。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款顧的寫法稍有不同。顧字寫作「顧」,由「見」和「頁」組成。款字寫作「歛」,由「歹」和「千」組成。
1. 他對朋友很款顧,經常送一些特别的禮物。
2. 這家店主對待每個顧客都非常款顧,讓人感覺賓至如歸。
3. 她款顧着老人的生活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
款顧可以組成許多有關周到細緻的詞語,例如:款待、顧及、細禮待物等。
款顧的近義詞包括照顧、關懷、體貼等。
款顧的反義詞可以是不顧、忽略、冷漠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