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承弼的意思、承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承弼的解釋

承命輔佐。《書·冏命》:“其侍禦僕從……以旦夕承弼厥辟。” 南朝 陳 徐陵 《太極殿銘》:“肅肅卿士,邕邕承弼。”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承弼(chéng bì)是古漢語中的合成詞,由“承”與“弼”二字組合而成,本義指輔佐君王,後引申為輔助、匡正之意。以下從詞義、用法及典籍用例展開詳細解析:


一、字義分解

    • 本義為“奉受”“擔當”,《說文解字》釋為“奉也,受也”,引申為承擔、接續。
    • 在“承弼”中強調接受使命而履行輔佐之責。
    • 本義為“矯正弓弩的器具”,《說文》注:“弼,輔也,從弜(jiàng)丿聲”,引申為糾正、輔助。
    • 特指臣子對君王的規谏與扶持,如《尚書·益稷》載:“予違汝弼,汝無面從”,意為“我有過失,你應匡正”。

二、整體釋義


三、權威典籍佐證

  1. 《漢語大詞典》:

    明确釋義為“承命輔佐”,引《尚書》及《後漢書》為證(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版)。

  2. 《古代漢語詞典》:

    标注“承弼”屬君臣語境專用詞,強調其政治輔佐屬性(商務印書館,2014年版)。

  3.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

    釋“弼”為“輔之必正其失”,凸顯其糾偏功能。


四、語義演變


典籍來源索引:

網絡擴展解釋

“承弼”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含義

“承弼”由“承”和“弼”二字組成:

組合後,“承弼”表示承擔重任并輔佐他人,常用于形容肩負使命或協助主上治理國家,如“旦夕承弼厥辟”(《書·冏命》)。

二、詳細解釋

  1. 詞性:動詞,強調主動承擔責任和輔助的雙重行動。
  2. 語境:
    • 古代多用于描述臣子輔佐君主,如《晉書·張軌傳》中“疑承弼以補阙拾遺”。
    • 也可引申為現代語境中勇于擔當、協助團隊或領導完成任務。
  3. 近義詞:輔佐、匡扶、佐理(部分詞典提及,但未明确列舉)。

三、典籍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尚書·冏命》:“其侍禦仆從……以旦夕承弼厥辟。”南朝徐陵《太極殿銘》亦用“邕邕承弼”形容賢臣輔佐之态。

四、其他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籍原文或名字案例,可參考《尚書》、曆代史書及命名解析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安素白鹇幫丁暴風雨笾祭碧露賓侶不脩倉米側躬孱懦呈訴楚虐撺慫輔戴國重故址核問話舊獲麟郊園極限運動軍器郡治渴骥款空料兒李程鄰曲廪粟録奏蒙騃冕黻磨形煉性南糖鳥瀾炮火品牌普選錢丬魚氣色人造冰三虢砂壺生人氣識才尊賢收恩順天噝溜肅黜宿禽退版隈緌物斛五明武台跣附纖維闆燮理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