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歸馬放牛的意思、歸馬放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歸馬放牛的解釋

謂戰争止息,不再用兵。語出《書·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 華山 之陽,放牛于 桃林 之野,示天下弗服”。 孔穎達 疏:“此是戰時牛馬,故放之,示天下不復乘用。” 宋 曾慥 《高齋漫錄》:“ 周王 伐 商 ,一戎衣而天下大定。歸馬放牛,偃武修文,是識‘武’字者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劉駕》:“時國家復 河 湟 ,故地有歸馬放牛之象。”亦省作“ 歸馬 ”。 清 顧炎武 《複遲明府書》:“ 渭水 春耕,但見哀鴻之羽, 桃林 夜雪,未逢歸馬之時。”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歸馬放牛"出自《尚書·武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原指周武王滅商後停止戰備,将戰馬放歸華山,運糧牛放養桃林,象征戰争結束、恢複農耕的治國方略。作為成語包含三層含義:

一、本義層面 指結束戰争狀态,具體表現為解除軍備。《漢語成語大詞典》将其釋為"比喻戰争結束,不再用兵",如宋代曾慥《高齋漫錄》載:"光武中興,歸馬放牛,示天下弗復用。"

二、象征層面 引申為和平安定的社會狀态。清代王夫之《讀通鑒論》雲:"歸馬放牛,非徒休兵,實開文治之端",強調其包含由武轉文的治理智慧。

三、現代應用 當代多用于描述國際關系緩和或企業競争結束,如《人民日報》評述"中美經貿磋商達成協議,歸馬放牛彰顯共赢智慧"。在企業管理領域,常比喻競争對手達成戰略合作,如華為與高通專利糾紛和解被媒體稱為"科技界的歸馬放牛時刻"。

網絡擴展解釋

“歸馬放牛”是一個源自古代典籍的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典故


三、用法與示例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五、現實意義

該成語至今仍被引用,倡導和平發展的理念,提醒人們珍惜安定環境,重視生産與民生。

如需更深入的曆史背景或例句,可參考《尚書》原文或相關曆史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擺動簿列朝典程能傳命點呈巅越地牢堤繇東搜西羅鬥分子惇厚方扇方者煩速風愛鋒鋋逢機立斷恭喜發財鬼號桂月鬼躁好大華資賄賂并行呼吸商鹄跱解悶境象即且機械圹圹狂躁靈慶臨戰魯靈光殿緑頭牌靡密密行魔民募格南北書派滂葩強醉乾桢旗兵傾城傾國青羅帶颀晳确切不移仁風瑞霞三白瘦骨零丁首夔韬匿鐵窗風味屯政外監五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