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代 韋陟 ,襲封 郇國公 。 陟 在書牍上所署“陟”字如五朵雲。時人慕之,因有此稱。《新唐書·韋陟傳》:“常以五采牋為書記,使侍妾主之,其裁答受意而已,皆有楷法, 陟 唯署名,自謂所書‘陟’字若五朵雲,時人慕之,號‘ 郇公 五雲體’。”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支諾臯下》:“﹝ 韋陟 ﹞嘗自謂所書‘陟’字,如五朵雲,當時人多倣效,謂之‘ 郇公 五雲體’。”
“郇公五雲體”是一個與書法相關的成語,主要用于形容書法風格飄逸靈動、令人贊歎。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該成語指唐代郇國公韋陟的書法風格。他在書信署名時,草書“陟”字如五朵雲般飄逸,故被時人稱為“五雲體”。
據《新唐書·韋陟傳》記載,韋陟常以彩色信箋書寫,由侍妾代筆,自己僅署名。其“陟”字筆畫連綿如雲,形成獨特風格,世人争相模仿。
現多用于贊美書法或文章的高超技藝,例如:“他的行書頗有郇公五雲體的神韻。”
注:部分資料誤将“郇公”與晉代庾信關聯,但主流考證均指向唐代韋陟(參考《新唐書》及唐代筆記)。
郇公五雲體是指一種古漢字字體,也被稱為魏碑或魏體。下面将介紹郇公五雲體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郇公五雲體是指一種古代字體規範,其以魏代的輔國公郇恭為代表,因其書法雄奇而得名。這種字體筆畫變化多樣,線條扭轉曲折,體現了魏代漢字書法的特點。
郇公五雲體的拆分部首和筆畫是:
- 郇(部首:阝,筆畫:8)
- 公(部首:八,筆畫:4)
- 五(部首:二,筆畫:4)
- 雲(部首:二,筆畫:4)
- 體(部首:亻,筆畫:7)
郇公五雲體源自魏代,魏碑以輔國公郇恭為代表,其書法成就在當時極高,被尊稱為郇公。他的字帖當時廣泛流傳,成為後世書法家學習和模仿的範本。
郇公五雲體在繁體中的寫法與簡體類似,隻是某些筆畫的書寫形式略有差異。
在古時候,郇公五雲體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字形結構和筆畫有一些變化。然而,這種字體在現代被廣泛使用時,已經被規範化和統一,所以現在的書寫與古代并沒有太大差異。
他的書法功底深厚,能夠運用郇公五雲體書寫出非常美觀的字體。
- 郇恭(郇公的别稱)
- 郇公五雲體(指魏碑字體)
- 五雲體筆畫(指郇公五雲體的筆畫變化)
魏體、魏碑
隸書、行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