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狂節的意思、狂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狂節的解釋

疾速的節拍。 唐 杜牧 《池州送孟遲先輩》詩:“鞔鼓畫麒麟,看君擊狂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狂節”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以下是兩種主要解釋:

一、作為成語的“狂節”

基本含義:指瘋狂、狂歡的節日或慶祝場合,由“狂”(狂野、放縱)和“節”(節日)組成。常見于形容大型慶祝活動,如新年狂歡節、萬聖節派對等。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人們在這些場合中無拘束的歡樂行為,例如“萬聖節時,街上的人群仿佛在過一場狂節”。

二、古代文學中的“狂節”

釋義:指疾速的節拍或節奏,常見于詩詞中。例如唐代杜牧《池州送孟遲先輩》中的“鞔鼓畫麒麟,看君擊狂節”。
文學背景:此用法強調音樂或鼓點的激烈、迅疾,與“狂”的猛烈之意呼應。

  1. 現代用法:多指狂歡性質的節日或場合。
  2. 古典用法:形容疾速的音樂節奏。

若需進一步考證古典出處,可參考《全唐詩》或《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狂節

意思:《狂節》是一個詞組,意思是指狂野而熱烈的節日或慶祝活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狂節》包含兩個漢字,分别是“狂”和“節”。

“狂”字的部首是“犭”,總共有7個筆畫。

“節”字的部首是“⺮”,總共有5個筆畫。

來源:

《狂節》是一個普通詞語,沒有确切的來源,它是由“狂”和“節”兩個字組合而成。

繁體:

《狂節》的繁體字為《狂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根據曆史記錄,古時候的漢字寫作為《狂節》。

例句:

1. 春節期間,人們狂歡慶祝,形成了一場狂節。

2. 這次音樂節太瘋狂了,簡直是一場狂節。

組詞:

1. 狂歡節

2. 狂躁

3. 狂風

4. 狂笑

5. 慶典

6. 節日

近義詞:

1. 狂歡

2. 節慶

3. 喜慶

4. 慶典

5. 紀念

反義詞:

1. 冷清

2. 寂靜

3. 無趣

4. 陰郁

5. 平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