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耳寄書的意思、黃耳寄書的詳細解釋
黃耳寄書的解釋
黃耳:犬名;書:書信。黃耳為主人傳遞家信。指傳遞家信。
詞語分解
- 黃耳的解釋 .狗的别名。 晉 崔豹 《古今注·鳥獸》:“狗一名黃耳。” 唐 元稹 《友封體》詩:“樺燭焰高黃耳吠,柳堤風靜紫騮聲。”. 晉 陸機 所飼名犬名。《晉書·陸機傳》:“初 機 有駿犬,名曰黃耳,甚
- 寄書的解釋 傳遞書信。 北周 庾信 《竹杖賦》:“親友離絶,妻孥流轉; 玉關 寄書, 章臺 留釧。” 唐 韓愈 《贈别元十八協律》詩之六:“寄書 龍城 守,君驥何時秣?” 宋 陸遊 《箜篌謠寄季長少卿》之二
網絡擴展解釋
“黃耳寄書”是一個漢語成語,其詳細解釋如下:
成語釋義
- 字面含義:黃耳(犬名)為主人傳遞家信,比喻通過特殊方式傳遞書信。
- 引申含義:指代書信往來或非正式的間接信息傳遞方式。
曆史典故
出自《晉書·陸機傳》:
西晉文學家陸機在洛陽為官時,因久未收到家信,便将書信裝入竹筒系于愛犬“黃耳”項間。黃耳從洛陽奔至陸機家鄉浙江會華亭(今上海松江),往返僅用25天,成功傳遞家書。此後,黃耳成為陸機與家人通信的固定信使。
用法與特點
- 語法功能:作賓語、定語,多用于描述書信傳遞或間接溝通。
- 近義詞:黃耳傳書。
- 現代延伸:可比喻非正式的信息傳遞方式,如口耳相傳或非電子化溝通。
文化背景
- 陸機身份:出身名門(祖父為東吳陸遜,父親為陸抗),是西晉著名文學家、書法家,代表作品包括《文賦》和現存最早的書法真迹《平複帖》。
- 象征意義:該成語既體現古代通信的智慧,也反映人與動物之間的默契。
示例與引用
- 例句:“如今雖無需黃耳寄書,但家書仍承載着特殊的情感。”
- 古籍原文:“初機有駿犬,名黃耳,甚愛之……其後因以為常。”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的詳細故事或陸機生平,可參考《晉書·陸機傳》或相關曆史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黃耳寄書》的意思
《黃耳寄書》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一個人因為被迫流亡他鄉,而給故鄉的親友寄去情書或書信。這個成語寓意着深情厚意的告别。
拆分部首和筆畫
《黃耳寄書》的漢字拆分為:
- 黃:部首是黃字的左邊部分,筆畫數為 12。
- 耳:部首是耳字的上邊部分,筆畫數為 6。
- 寄:部首是宀字的上邊部分,筆畫數為 9。
- 書:部首是言字的左邊部分,筆畫數為 4。
來源和繁體寫法
《黃耳寄書》這個成語源自唐代杜甫的《謗賦十篇·趙飛燕傳》中的一句詩:“金華黃耳寄書遲。”根據漢字簡化規定,繁體寫法為《黃耳寄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演變。根據古籍記載,一些漢字在古時候的寫法與現代寫法不同。對于《黃耳寄書》,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由于缺乏詳細的古代資料,我們無法确定其古代寫法。
例句
這裡是一些使用《黃耳寄書》的例句:
- 他因為政治原因被迫離開家鄉,但他堅持給親友們寫《黃耳寄書》。
- 遠在異國的他每年都會寄一封《黃耳寄書》回家,表達思念之情。
組詞
與《黃耳寄書》相關的一些組詞有:
- 寄情于物:形容人對于物品充滿感情。
- 寄人籬下:指居住在别人家中,受人照顧。
- 寄予厚望:形容對某人或某事寄予很大的期望。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辭書傳情、書香門第
反義詞:面談、面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