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界畫的意思、界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界畫的解釋

[draw lines with the aid of a ruler in drawing palatial buildings] 國畫的一種畫法,用界尺作線,精細地畫出以宮殿樓台為主體的畫,也指這樣的畫兒

詳細解釋

(1).指以界劃法畫的畫。 元 湯垕 《古今畫鑒·唐畫》:“ 衛賢 , 五代 人,作界畫可觀。” 明 楊慎 《畫品·晴雨曆》:“畫有十三科,山水打頭,界畫打底。” 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十二:“畫家界畫最難,如 衛賢 、 馬遠 、 夏珪 、 王振鵬 ,皆以此專門名家,不足貴也。 郭忠恕 畫山水入逸品,乃工界畫,斯足異耳。”

(2).見“ 界劃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界畫是中國傳統繪畫中獨具特色的門類,既指一種繪畫技法,也代指以建築為主題的畫作。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技法

界畫的核心特征在于使用界尺輔助作畫,通過竹片凹槽抵住筆管,沿界尺運筆,畫出均勻筆直的線條。這種技法最初用于精準描繪宮室、樓台等建築結構,後與工筆技法結合,形成“工筆界畫”的完整體系。

二、題材分類

界畫以建築物為主要表現對象,如宮殿、亭台、橋梁等,因此也被稱為“宮室”或“屋木”。其題材常與山水、人物結合,呈現嚴謹與寫意并存的畫面效果。

三、曆史地位

  1. 唐代至宋代:界畫技法趨于成熟,成為宮廷繪畫的重要組成部分,元代湯垕《古今畫鑒》曾記載五代畫家衛賢的界畫作品。
  2. 明代歸類:陶宗儀在《辍耕錄》中将“界畫樓台”列為“畫家十三科”之一,視其為繪畫基礎訓練的重要部分。
  3. 藝術價值:清代鄒一桂曾評價“界畫猶禅門之戒律”,強調其技法規範性與藝術高度。

四、工具與材料

作畫時需使用界尺和特制竹片工具,竹片一端削半圓用于固定畫筆,另一端刻凹槽抵住界尺,确保線條橫平豎直。顔料多采用傳統礦物或植物顔料,與工筆畫材料一緻。

如需進一步了解代表作品(如元代李容瑾《漢苑圖》),可參考藝術史專著或博物館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界畫》的意思

《界畫》是指畫在牆壁或物體上的圖案、圖畫。它用于裝飾和表達美感,常見于古代建築、宮殿、廟宇等場所。同時,界畫也可以指代傳統繪畫中的特定畫派或畫風。

拆分部首和筆畫

《界畫》一詞由“界”和“畫”兩個字組成。其中,“界”字的部首是“田”,共4畫;“畫”字的部首是“氵”,共4畫。

來源和繁體

《界畫》一詞最早來源于中國古代的繪畫文化。在古代,人們常常用畫來裝飾牆壁、屏風等,使環境更加美麗。現今,界畫也被用作文化展示和藝術創作的一種形式。

在繁體字中,“界”字和“畫”字的寫法與簡體字相似,隻是形狀上稍有差異。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例如,“界”字的古代寫法中将“田”字寫得更加方正,更接近正方形的形狀;“畫”字古代寫法中的“氵”部分更像是一個完整的水字。

例句

1. 古代宮殿中的界畫,色彩鮮豔、線條流暢,展現了華美的藝術風格。

2. 他通過學習界畫,掌握了一門獨特的藝術技巧。

組詞

1. 界限:指事物之間的分界線或範圍。

2. 畫家:指從事繪畫藝術的人。

3. 畫卷:指一幅裝裱完備的繪畫作品。

4. 繪畫:指用各種繪畫材料表現形态、色彩的藝術創作活動。

5. 圖案:指在物體上形成的花紋或圖形。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圖畫、壁畫、書畫。

反義詞:素描、雕塑、音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