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阙遺的意思、阙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阙遺的解釋

(1).缺失;疏忽。《文選·司馬相如<封禅文>》:“是以 湯 武 至尊嚴,不失肅祗; 舜 在假典,顧省闕遺。” 呂延濟 注:“言 舜 居重位,常自顧省察,恐政治有所闕遺。”《後漢書·郎顗傳》:“如有闕遺,退而自改。” 唐 韓愈 《與少室李拾遺書》:“想拾遺公冠帶就車,惠然肯來,舒所蓄積,以補綴盛德之有闕遺。” 清 劉大櫆 《姚南青五十壽序》:“士終日塵埃之中,東西馳逐,豈能於國家之闕遺,有毫毛之裨補哉?”

(2).缺少;遺漏。 漢 司馬相如 《難蜀父老》:“今封疆之内,冠帶之倫,鹹獲嘉祉,靡有闕遺矣。” 宋 曾鞏 《英宗實錄院申請劄子》:“其於搜訪事迹,以備撰述,尤在廣博,使無闕遺。” 樊增祥 《<東溪草堂詞選>自序》:“其不合者,雖有高世之名,未嘗附合,意在補 宛鄰 之闕遺,作詞林之 南 董 ,無俾筝琶之響,糅乎 正始 之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阙遺”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uē yí(部分文獻中“阙”通“缺”),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缺失;疏忽
    指事物存在不完整或疏漏的情況。例如《文選·司馬相如<封禅文>》中提到“舜在假典,顧省阙遺”,意為舜在典籍中審視缺失之處。

  2. 缺少;遺漏
    強調因未涵蓋全部内容而造成的缺漏。如宋代曾鞏在《英宗實錄院申請劄子》中寫道“使無阙遺”,即要求記錄詳實、不留遺漏。

二、使用場景

三、詞源與延伸

“阙”本義為宮門前的瞭望樓,引申為“空缺”;“遺”指遺失、遺漏。二字組合後,核心意義圍繞“不完整”展開。現代用法中,多用于書面或正式場合。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用例或近義詞對比,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阙遺——一個神秘的詞彙

阙遺(què yí)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詞彙,其拆分部首是阜(fù)和遺(yí),總計有14個筆畫。這個詞在古漢字中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常常用作繁體字。

阙遺一詞的來源并不完全清楚,它在古代的使用頻率較低,很少在文獻中出現。然而,根據一些學者的研究,阙遺可能是用于表示“缺失”或“遺漏”的狀态或事物。因為這個詞在現代漢語中的意義已經逐漸模糊,所以它的确切含義仍然需要進一步的考證。

阙遺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稍有不同,其形狀更加複雜,筆畫數量也會有所增加。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阙遺在古代常被寫作“闕遺”或“闕遣”。這種寫法通常用于古代文獻和碑刻中,而在日常使用中較為罕見。

以下是一些使用阙遺一詞的例句:

  1. 這本書的最後一頁有一句阙遺的話。
  2. 考試中我阙遺了一個問題,感到十分遺憾。

一些由阙遺組成的詞彙:

  1. 阙如:意為偏差或不足。
  2. 遺失:意為丢失或失去。
  3. 缺阙:意為丢失或遺漏。

與阙遺相近的詞彙包括缺失、不全、漏掉等,而其反義詞則包括完整、齊全、無缺等。

雖然阙遺這個詞的意義不太明确,但它的存在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思考古代文化和漢字演變的契機。通過研究和解讀這個神秘的詞彙,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字的魅力和豐富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