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本分的意思、本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本分的解釋

(1) [one's duty]∶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2) [agendum]∶屬于實際職責的事

(3) [not go beyond one’s bounds]∶安于所處的地位和環境

本分人

詳細解釋

亦作“ 本份 ”。1.根據一定的名分。《荀子·非相》:“小辯不如見端,見端不如見本分。” 楊倞 注:“分,上下貴賤之分。” 王先謙 集解引 王引之 曰:“‘本分’上本無‘見’字。此涉上兩‘見端’而衍。本分者,本其一定之分也。”

(2).本人的身分地位。 南朝 陳 徐陵 《答諸求官人書》:“所見諸君,多踰本分,猶言太屈,未喻高懷。”《醒世恒言·賣油郎獨占花魁》:“﹝ 蔔喬 ﹞平昔是個遊手遊食,不守本分,慣喫白食,用白錢的主兒。” 葉紫 《楊七公公過年》:“他總覺得,兒子有許多地方,的确是那個、那個了一點的。不太肯守本份。”

(3).安分守己。《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這 張主管 是個本分之人,況又是個孝順的,聽見娘説,便不往舖裡去。” 元 張養浩 《山坡羊》曲:“本分世間為第一,休使見識,乾圖甚的。”《水浒傳》第二四回:“ 武松 道:‘家兄從來本分,不似 武二 撒潑。’” 曹禺 《雷雨》第一幕:“媽是個本分人,念過書的,講臉,舍不得把自己的女兒叫人家使喚。” 沙汀 《淘金記》二:“他想提醒大家,他不僅是個老爺,還是個道地的袍哥大爺,任何提勁撒野的話,他也是在行的,并不比别的人本份。”

(4).本身分内的。 宋 王谠 《唐語林·政事上》:“ 劉栖楚 為京兆尹,常語縣官曰:‘諸公各自了本分公事。’”《古今小說·葛令公生遣弄珠兒》:“令公笑道:‘為将者出師破賊,自是本分常事,何足為喜?’”

(5).指本身分内的事。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他口叫道:‘我自有妻,我是 崔相國 家女婿。’那尚書有權勢氣象,那裡聽,隻管拖将入去了。這個卻纔便是他本分,出於無奈。” 葉聖陶 《倪煥之》十七:“這樣想時, 煥之 覺得對于職務上毫無遺憾,自己的本分隻是繼續努力。”

(6).猶本來。 元 張壽卿 《紅梨花》第二折:“本分天然白雪香,誰知今日卻濃粧。”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本分”是一個多維度概念,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綜合解析:

一、核心詞義

  1. 責任與義務
    指個人應盡的職責或分内之事。如學生以學習為本分,醫生以救死扶傷為本分。

  2. 安分守己
    強調遵循自身所處的身份地位和環境,不逾越界限。例如《水浒傳》中評價武松兄長“從來本分”,即形容其性格規矩。

二、延伸内涵

  1. 自我約束與擔當
    要求遇事先反思自身而非苛責他人,主動承擔責任。現代企業管理中,OPPO創始人陳明永将其解讀為“隔離外界壓力,回歸事物本質做決策”。

  2. 公平合作原則
    強調不占他人便宜,追求長期信任。如李嘉誠主張合作時“少拿兩分利”,以維護良性關系。

三、哲學層面

  1. 樸素的生活态度
    東方文化視本分為“心靈的自然流露”,如待人真誠、生活簡單等品質,本質是推己及人的美德而非刻意标榜的道德。

示例用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用例,可參考《荀子》《京本通俗小說》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本分是一個中文詞彙,意思是做事情應該遵守自己的職責和分内之事。它的部首是本字的旁邊的木字旁,可以拆分成兩個字部分。它的筆畫數目是5畫。本分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中。在繁體字中,本分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本分還有一些不同于現代漢字的寫法形式。例如,本字可以寫成“朮”,分字可以寫成“刀一口”。下面是一個使用本分的例句:“他一直本分地履行自己的職責。”與本分相關的組詞包括本分子、本份、本分守行等。與本分近義的詞語有本分、份内、本色等。反義詞有不本分、違本等。希望以上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