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不複堪命的意思、不複堪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不複堪命的解釋

無法再活下去。《後漢書·龐參傳》:“重之以大軍,疲之以遠戍……田疇不得墾闢,禾稼不得收入,搏手困窮,無望來秋。百姓力屈,不復堪命。”《宋書·晉平王休祐傳》:“評米責錢,凡諸求利皆悉如此,百姓嗷然,不復堪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不複堪命”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bù fù kān mìng,其基本含義是無法再活下去,多用于形容處境極端艱難或情況已到無法承受的地步。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成語中的“不”表否定,“複”意為再次,“堪”指承受,“命”即生命。整體強調無法繼續承受當前困境,常引申為情況危急或瀕臨崩潰,如經濟壓力、社會動蕩等場景。

  2. 出處與典故
    源自《後漢書·龐參傳》,描述東漢百姓因戰亂和賦稅壓迫而陷入絕境:“百姓力屈,不複堪命。”。另在《宋書·晉平王休祐傳》中也有類似用例:“百姓嗷然,不複堪命。”。

  3. 用法與詞性

    • 語法結構:動賓式,通常作謂語或定語,如“生活已不複堪命”。
    • 情感色彩:中性成語,適用于描述個人困境或社會危機。
  4. 例句與延伸

    • 古代用例:“田疇不得墾辟,禾稼不得收入……百姓力屈,不複堪命。”
    • 現代場景:可形容債務沉重、環境災難等無法挽回的局面。
  5. 總結
    該成語強調絕境中的無力承受,既有曆史語境中的具體苦難,也可用于現代比喻。需注意其多用于書面或正式表達,口語中較少出現。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後漢書》《宋書》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不複堪命這個詞意思是極其危險、可怕到無法承受之意。它由三個部首組成,分别是“不”、“複”和“堪”。其中,“不”表示否定,“複”表示再次,“堪”表示可以承受。這個詞的筆畫有15畫。 《不複堪命》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學作品中,用來形容一些極具威脅或無法逃避的危險情況。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為「不複堪命」。 在古時候,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曆史文獻記載,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是以直線為主,而現代的書寫形式則更加彎曲。因此,《不複堪命》這個詞在古代可能會有稍微不同的寫法。 以下是一個例句:“他要去追趕犯人,但是那個地方太危險了,實在是不複堪命。” 關于組詞,使用“不複堪命”這個詞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短語,如“不複堪忍”、“不複堪輿”等。這些短語都表達了極端困難或危險的情況。 沒有明确的近義詞和反義詞與《不複堪命》對應,因為這個詞本身已經非常強調了極端的危險和無法承受之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