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不複堪命的意思、不複堪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不複堪命的解釋

無法再活下去。《後漢書·龐參傳》:“重之以大軍,疲之以遠戍……田疇不得墾闢,禾稼不得收入,搏手困窮,無望來秋。百姓力屈,不復堪命。”《宋書·晉平王休祐傳》:“評米責錢,凡諸求利皆悉如此,百姓嗷然,不復堪命。”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不複堪命”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厚重感的四字短語,其含義可從字源與語境兩個層面解析。從構詞結構看,“不複”指“不再”,“堪”意為“承受、忍受”,“命”在此語境中引申為“壓迫性的命令或生活負擔”,整體指代“無法繼續承受嚴酷的政令或生活壓力”,常用于描述民衆在苛政下的生存困境。

該短語源自中國古代典籍,如《左傳·昭公二十年》記載“民人苦病,夫婦皆詛……公曰:‘是區區者,不餘堪也’”,其中“不餘堪”即“不複堪命”的早期表述,反映百姓對暴政的絕望。唐代史學家劉知幾在《史通·載文》中進一步使用“民不複堪”描述南北朝賦稅制度,印證其語義的曆史延續性。

現代漢語研究中,《漢語大詞典》将其歸類為“描述社會矛盾激化的成語”,強調其承載的社會批判意識。例如在分析封建社會賦稅制度時,學者常引用“州縣征斂,急如星火,百姓不複堪命”等曆史文獻,展現該短語在學術論述中的實證價值。

參考來源: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

楊伯峻《左傳注譯》

劉知幾《史通》中華書局校注本

王力《古代漢語常用字字典》

網絡擴展解釋

“不複堪命”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bù fù kān mìng,其基本含義是無法再活下去,多用于形容處境極端艱難或情況已到無法承受的地步。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成語中的“不”表否定,“複”意為再次,“堪”指承受,“命”即生命。整體強調無法繼續承受當前困境,常引申為情況危急或瀕臨崩潰,如經濟壓力、社會動蕩等場景。

  2. 出處與典故
    源自《後漢書·龐參傳》,描述東漢百姓因戰亂和賦稅壓迫而陷入絕境:“百姓力屈,不複堪命。”。另在《宋書·晉平王休祐傳》中也有類似用例:“百姓嗷然,不複堪命。”。

  3. 用法與詞性

    • 語法結構:動賓式,通常作謂語或定語,如“生活已不複堪命”。
    • 情感色彩:中性成語,適用于描述個人困境或社會危機。
  4. 例句與延伸

    • 古代用例:“田疇不得墾辟,禾稼不得收入……百姓力屈,不複堪命。”
    • 現代場景:可形容債務沉重、環境災難等無法挽回的局面。
  5. 總結
    該成語強調絕境中的無力承受,既有曆史語境中的具體苦難,也可用于現代比喻。需注意其多用于書面或正式表達,口語中較少出現。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後漢書》《宋書》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案時闆幹爆破手鞭笞避寒逼人太甚部堂長短昌盛齒危發秀瓷仙倒背如流杜門自絶煩察犯愁飛天十響焚稿風船縫隙公益鈎挂過悔皓齒何渠黃袿回處士火挾科舉年墾植老躄鹿角車鲈鄉亭魯陽回日矛戟美貌孟織妙道明業默牖撚挑盤木朽株鋪擺褰褰戚眷颀立清妙認确讱言戎校柔濡聲應氣求聲譽十倍審省時而時雪鼠肚鷄腸順澤瓦釜雷鳴忨愒先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