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輸誠,表達誠心。《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亮 深謂 備 雄姿傑出,遂解帶寫誠,厚相結納。” 清 曾國藩 《苗先簏墓志銘》:“君既習于 祁公 ,又與諸君傾抱寫誠,契合無間。”
“寫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寫誠”由“寫”和“誠”組合而成: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亮深謂備雄姿傑出,遂解帶寫誠,厚相結納。”
此處指諸葛亮通過“解帶”(卸下衣帶,象征坦誠)向劉備表達誠意,建立信任關系。
如今多用于強調真誠表達的重要性,尤其在文學評論或人際溝通中,例如:“這篇散文寫誠感人,毫無矯飾。”
若需進一步了解“誠”的構字或演變,可參考漢典等權威字源解析。
寫誠是一個具有深刻内涵的詞語,它融合了社會和道德價值觀。寫誠是指以真實、真誠的态度對待和表達事物,不做虛僞、欺騙,将真實的情感和思想寫照于文字之中。
寫誠這個詞的部首是“冖”和“言”,部首字義加深了寫誠的涵義。冖象征着遮蔽、包容的意義,言則表示言語、語言的意義。這兩個部首共同形成了“寫誠”的含義。
寫誠這個詞最早來源于《詩經·小雅·車割》,其中有“我僮抑亦開,以車我山後”一句。這句話的意思是“我這個仆人明快熱情地給你開車,我就在車後面跟着。”在這句話中,寫誠意味着一個人以真誠的态度對待他人。
寫誠的繁體字為「寫誠」。在古時候,寫誠的寫法并不統一,常用的寫法是「書誠」或「寫誠」。不同的時期和地域,對寫誠的書寫方式略有差異,但其含義都保持不變。
1. 他在寫作中始終秉持寫誠的原則,文字中流露出真摯的情感。
2. 這篇文章表達了作者内心最真實的想法,充分展現了寫誠的力量。
組詞:寫作、寫實、寫意、寫心
近義詞:真誠、誠實、坦誠
反義詞:虛僞、欺騙、不誠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