倨肆的意思、倨肆的詳細解釋
倨肆的解釋
傲慢放肆。 漢 揚雄 《法言·五百》:“故彊世如夷俟倨肆,羈角之,哺果而啗之,奚其彊?”《舊唐書·穆宗紀》:“而居重位、秉大權者,優雜倨肆於公吏之間,曾無愧恥。” 宋 蘇轍 《君術》:“倨肆傲岸,輕侮淩辱,以折其強很之氣。”
詞語分解
- 倨的解釋 倨 ù 傲慢:前倨後恭(先傲慢而後恭敬)。倨傲。倨固。倨慢。 微曲(?):倨句(鈍角形的稱“倨”;銳角形的稱“句”)。 古同“踞”,伸開腳坐着。 筆畫數:; 部首:亻; 筆順編號:
- 肆的解釋 肆 ì 放縱,任意行事:肆口。肆虐。肆意。放肆。肆無忌憚。 盡,極:肆力(盡力)。肆目。肆勤。 陳列,陳設:肆筵。 古代指人處死刑後暴屍示衆:肆諸市朝。 店鋪:市肆。茶坊酒肆。 “四”的大寫。 筆畫
網絡擴展解釋
“倨肆”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ù sì,意為傲慢放肆。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 核心含義:形容态度傲慢、行為放肆,多用于描述對他人的不尊重或輕蔑表現。
例如:“居高位者若倨肆無禮,必失人心。”
字詞分解
- 倨(jù):本義為“傲慢”,如“前倨後恭”(先傲慢後恭敬)。
- 肆(sì):指“放縱、放肆”,如“肆意妄為”。
——兩字組合強化了“傲慢且不加約束”的貶義色彩。
文獻例證
- 漢代揚雄《法言·五百》提到:“彊世如夷俟倨肆”,以“倨肆”批判強橫傲慢的态度。
- 宋代蘇轍《君術》中,用“倨肆傲岸”形容輕侮他人的行為。
相關詞彙
- 成語:倔強倨傲、前倨後恭、肆行不軌。
- 近義詞:傲慢無禮、驕橫跋扈。
- 反義詞:謙恭有禮、溫文爾雅。
使用場景
多用于書面語或曆史文獻中,描述人物性格或行為,常見于批評性語境。例如:“權臣倨肆,朝野側目。”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法言》《舊唐書》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倨肆》的意思
《倨肆》是一個形容詞,形容一個人傲慢、放肆、不拘禮法的行為态度。這個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舉止放縱、不受拘束。
拆分部首和筆畫
《倨肆》由兩個部首組成:倨(人)和肆(聿)。其中,倨部的筆畫數是9,肆部的筆畫數是11。
來源
《倨肆》一詞最早見于明代徐渭的文集《性理集略·釋人篇》。在這本書中,他用“倨肆”來形容一個人不尊重他人、自負傲慢的态度。
繁體
繁體字“倨肆”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可能會有所不同,但是“倨肆”的基本字形并沒有太大變化。
例句
1. 他對長輩的态度倨肆得令人無法容忍。
2. 她的傲慢和倨肆使得她失去了許多朋友。
組詞
倨然、倨傲、肆意、肆虐、傲然、放肆等
近義詞
傲慢、狂妄、驕傲
反義詞
謙虛、謙恭、謙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