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洲 古國名。也譯作“健陀羅”。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健馱邏國》:“ 健馱羅 國,東西千餘裡,南北八百餘裡,東臨 信度河 。” 遼 希麟 《續一切經音義》卷三:“ 乾陁羅 ,上音虔。舊雲 健馱羅 。此雲持地。昔此國多有得道聖賢住持其境,不為他國侵害故也。又雲香氣遍,謂此國多生香氣之花,遍其國内,以為名也。其國在 中印度 中, 北印度 南境也。”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序論》:“如同是說一切有部,流行于東方 迦濕彌羅 和流行于西方 健陀羅 的就很不一樣。”按,今 ********* 之 喀布爾 、 坎大哈 以東,及 巴基斯坦 之 白沙瓦 ,皆 健陀羅 故地。當 印度 阿育王 宏揚佛法時,曾遣僧傳教于其地,其佛教藝術極著名,號曰 健陀羅 藝術。
“健馱羅”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
佛教術語中的含義
原為佛教經典中的詞彙,意為“正直的人”,形容思想、行為、言語正直誠實的人。現代漢語中,常用來描述人性格或行事風格的正直特質,如“他為人健馱羅,深受信賴”。
古國名稱
指亞洲古國“健陀羅”(梵語Gandhara的音譯),其疆域涵蓋今阿富汗喀布爾、坎大哈以東及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區。唐代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記載其地理位置“東臨信度河”,并描述其疆域範圍。
佛教藝術關聯
該地區因印度阿育王傳播佛教而聞名,發展出獨特的“健陀羅藝術”,融合希臘與印度風格,對佛像雕刻影響深遠。佛教經典《續一切經音義》提到此地因“香氣遍”得名,暗示其文化繁榮。
補充說明
《健馱羅》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通過健身鍛煉來減輕馱運的負擔。
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健(人字底):(一)(十)(㇒)(十)(㇒)
馱(馬字頭):(馬)(一)(㇐)(丿)(一)
羅(網字底):(網)(㇑)(㇚)(㇗)
《健馱羅》為現代漢語詞語,以形容通過健身鍛煉來減輕馱運負擔的方式。
《健馱羅》的繁體寫法為「健﹒馱﹒羅」。
在古時候,「健馱羅」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有關該詞的具體古漢字寫法資料暫時無法确認。
以下是《健馱羅》的幾個例句:
與《健馱羅》相關的組詞有:
《健馱羅》的近義詞包括:
《健馱羅》暫未查詢到具體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