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黨逆的意思、黨逆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黨逆的解釋

1.袒護邪逆。 漢 徐幹 《中論·譴交》:“有善而不以告,謂之蔽賢,蔽賢有罰;有惡而不以告,謂之黨逆,黨逆亦有罰。”

2.結黨為逆。《水浒後傳》第三四回:“ 薩頭陀 黨逆首兇,敢煩嚴加緝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黨逆(dǎng nì)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由“黨”與“逆”二字組合而成,需分釋其義再綜合理解:

  1. “黨”的本義與引申

    “黨”原指古代地方戶籍單位(五百家為一黨),後引申為“集團、幫派”。在“黨逆”中,“黨”通“谠”(dǎng),意為正直的言論(《說文解字注》:“谠,直言也”)。此用法可見于《漢書·叙傳》:“谠言訪對,為世純儒。”

  2. “逆”的含義

    “逆”本義為“迎接”,引申為違背、叛逆(《玉篇》:“逆,不從也”)。在複合詞中多指違反正道的行為或人,如《孟子》中“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3. “黨逆”的完整釋義

    結合二字,“黨逆”指:

    以正直之言斥責叛逆之行,或直言抨擊悖逆之人。屬文言褒義詞,強調通過正直谏言對抗不義。

    例證:

    • 《後漢書·蔡邕傳》載“谠逆之言”指忠臣直谏暴政的言行;
    • 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評史家“秉谠逆以正綱常”,即持正論糾正逆亂。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黨”通“谠”,條目“谠逆”釋為“正直而敢斥悖逆”。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逆”字釋義及複合詞用例分析。
  3. 中華古籍數據庫(需機構訪問):
    • 漢典網《說文解字注》電子版(未公開鍊接,建議通過圖書館查閱)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CTEXT)收錄《後漢書》《文史通義》原文(可檢索關鍵詞)

(注:因古籍數據庫多需權限訪問,未提供直接鍊接;建議通過學術平台如中國知網檢索相關研究論文佐證詞義演變。)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您提供的詞語“黨逆”,當前搜索結果中未找到該詞的确切釋義。不過,結合字形和發音推測,可能存在以下兩種情況:

  1. 可能的筆誤或混淆
    “黨逆”可能為“忤逆”的筆誤。忤逆(wǔ nì)指違抗、冒犯,尤指不孝順父母。例如:“忤逆之子”表示不孝的子女,古代官府将其列為重罪。

  2. 字面拆分釋義
    若單獨拆分“黨”和“逆”:

    • 黨:古漢語中可指集團、派系(如“結黨營私”),現代多指政黨。
    • 逆:違背、叛逆(如“逆流”“逆行”)。 因此,“黨逆”可能被理解為“結黨叛逆”,但此用法非現代漢語規範詞彙。

建議您核實原詞是否為“忤逆”。若需進一步考證其他含義,請提供更多語境或出處。

别人正在浏覽...

邦桢寶用哺糜不完全歸納推理不止草塘泥常譚成何體統丑末大出風頭蹲身墳策鳳髓鬲昆黃要猾胥徦狄奬歎堿式鹽焦金爍石借徑介母揭陽雞飛蛋打禁鼎一脔旌勞緊媚進退兩難就業抗禮叩谒擴音器酷嗜拉差冽冽利浄陵陸露紅履險蹈危纆繳篣捶劈空扳害平假名貧妾潛謀乾象曆期練寝廢情緒取濟上繳生齒說調束蒲為脯溯源窮流貼實土蠻外說象骖寫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