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克儉克勤的意思、克儉克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克儉克勤的解釋

克:能夠。既能勤勞,又能節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克儉克勤”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kè jiǎn kè qín,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如下:

1.基本釋義

“克”意為“能夠”,成語整體指既能勤勞工作,又能節儉生活,強調兩種品德的結合。常用來形容人在持家或治國時兼顧勤勞與節儉的品質。


2.出處與典故

出自《尚書·大禹谟》:“克勤于邦,克儉于家”,意為在治理國家時勤勞,在家庭生活中節儉。這一思想被後世廣泛引用,如明代馮夢龍《醒世恒言》中“兢兢業業,克儉克勤”的表述。


3.用法與特點


4.文化意義

該成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勤儉持家、勵精圖治的價值觀念,至今仍被用于倡導節約與奮鬥精神。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尚書》或相關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克儉克勤的意思

克儉克勤(kè jiǎn kè qín)是一個成語,意為克制奢侈、勤儉節約。它強調要克制自己的浪費和奢侈行為,做到勤勞節約。

拆分部首和筆畫

克(gē)的拆分部首是八,筆畫為七;儉(jiǎn)的拆分部首是人,筆畫為九;勤(qín)的拆分部首是力,筆畫為三。

來源和繁體

《六韬·軍政篇》、《史記·李斯列傳》等古代典籍中都有涉及克儉克勤的思想。在古代,人們強調節約和勤勞是為了保持國家的強盛,從而産生了這個成語。對應的繁體字為「克儉克勤」。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克」的古字形與現在相似,都是由米字旁和刀字旁組成;「儉」的古字形是由一人在下面寫上三點組成,表示勤儉節約;「勤」的古字形則更為複雜,是由力字旁和禾字旁組成。

例句

1. 我們應該時刻保持克儉克勤的優良傳統,從而節約資源。
2. 克儉克勤是實現個人發展和國家繁榮的重要基礎。

組詞

克己、克制、儉樸、儉省、勤奮、勤儉、勤勞

近義詞

節儉、勤勞節約

反義詞

奢侈、浪費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