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退隱務農。 唐 趙元一 《奉天錄》卷四:“昔 藺相如 駐車避 廉頗 ,分路而行。車下之人,請歸穡養。”
“穑養”一詞有兩種不同的解釋,需結合語境和來源進行區分:
根據唐代趙元一《奉天錄》的記載,“穑養”指退隱後從事農耕,帶有歸隱田園的意味。例如:
“昔藺相如駐車避廉頗,分路而行。車下之人,請歸穡養。”
此處的“穑養”強調從政壇或紛争中抽身,回歸務農生活,體現古代文人的隱逸思想。
現代用法中,“穑”取“農作豐收”的意象,“養”指培育,組合後引申為像耕種一樣耐心培養人或事物,常見于教育、管理等領域。例如:
穑養是一個漢字詞語,由“穑”和“養”兩個字組成。
穑的拆分部首是禾,筆畫數為10;養的拆分部首是兌,筆畫數為7。
穑養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農耕社會。其本義是指種植莊稼并進行養護的意思。
穑養的繁體字是糧養。
在古時候,穑養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但基本形态保持一緻。
1. 農民們辛勤地穑養着田地裡的莊稼。
2. 健康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是保持身體穑養的重要因素。
穑年、穑曆、養殖、養育
耕作、經營、種植
荒廢、虐待、疏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