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确鑿的意思、确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确鑿的解釋

[conclusive;authentic] 真實;确實

确鑿的證據

詳細解釋

真實;确實。 清 吳骞 《<扶風傳信錄>序》:“年經月緯,排日按時,晦明風雨,歷歷無爽,較得之傳聞者為确鑿可據。” 太平天囯 洪秀全 《戒浮文》:“語語确鑿,不得一詞嬌艷,毋庸半字虛浮。” 金河 《重逢》:“抓這樣的案例,并且做到實事求是、證據确鑿,經得住時間的考驗,是十分費力的。”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确鑿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确鑿”是現代漢語中表示事實或證據真實可信的形容詞,其核心含義為“真實有據,不可動搖”。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083頁)的定義,該詞強調“事實、證據等真實明确,不容置疑”。

從詞源演變分析,“确”本義為土地堅硬(《說文解字》釋作“磬也”),引申為真實;“鑿”原指挖槽工具(《玉篇》載“穿木也”),後衍生出明确、切實之義。二者組合成“确鑿”,最早見于明清文獻,多用于司法文書強調證據效力,如《大清律例》中“證佐确鑿”的表述(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華書局,2005年,第423頁)。

典型用法包括:

  1. 作定語:如“确鑿的證據鍊”
  2. 作謂語:“證詞确鑿”
  3. 程度修飾:“極其确鑿的物證”

權威引證可見魯迅《孔乙己》:“要是不偷,怎麼會打斷腿?”這裡通過反問句式強化事實的“确鑿性”(魯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第55頁)。《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20年)特别指出該詞在法律語境中要求證據達到“排除合理懷疑”的證明标準。

網絡擴展解釋

“确鑿”是一個形容詞,表示事實或證據真實可靠、不容置疑。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二、詳細解釋

  1. 語義特征
    強調事實或證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常用于法律、學術等需要嚴謹性的場景。例如“确鑿可據”指依據充分可信。

  2. 語境應用

    • 法律領域:描述證據充分且無漏洞(如“證據确鑿,無法抵賴”)。
    • 日常表達:強調事實明确(如“确鑿的事實”)。

三、使用要點


四、例句參考

  1. “警方掌握了确鑿的證據,最終将嫌疑人定罪。”
  2. “曆史研究需要确鑿的文獻支持,避免主觀臆斷。”

如需更多例句或擴展用法,可參考中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贲帱熛起璧房伯始澄波赤背吹淨春坊純良蜍兔得壹錢東南一尉,西北一候都領頓刃放溜訪诹發外風信父親節概愆高情遠韻梗崄隔栅功構公款工人士貫滿歸骨谷糧恒文火光燭天羁跼矜蕩饑切九佐蠲紙懼震開譬蠟煤魯靈光面似靴皮難辦農活奇度卻老霜雀鼠之争認購腮巴子喪聲嚎氣審練食妖絲絲入扣撻煞童生網路完美無瑕違亂渥赭相對濕度夏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