械節的意思、械節的詳細解釋
械節的解釋
枷械等刑具的接合處。《後漢書·度尚傳》:“ 磐 不肯出獄,方更牢持械節,獄吏謂 磐 曰:‘天恩曠然而君不出,可乎?’” 王先謙 集解引 胡三省 曰:“竹約為節。械節亦械之刻約處也。”
詞語分解
- 械的解釋 械 è 器物,家夥:器械。機械。 武器:械鬥。軍械。繳械投降。 木枷和鐐铐之類的刑具:械系。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節的解釋 節 (節) é 竹子或草木莖分枝長葉的部分:竹節。節外生枝。 物體的分段或兩段之間連接的部分:關節。兩節車廂。 段落,事項:節節(一段一段地,逐步)。節目。 中國曆法把一年分為二十四段,每段開始的名稱
網絡擴展解釋
“械節”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根據不同的語境和文獻來源,其解釋存在差異:
一、主要含義(刑具結構)
根據、、、的記載:
- 字面解釋:指枷、鐐铐等刑具的接合處或刻約處,即刑具中用于固定或連接的關鍵部位。
- 文獻例證:見于《後漢書·度尚傳》中“方更牢持械節”一句,描述囚犯被刑具鎖住的場景。學者王先謙在集解中進一步說明“械節”為械具的刻約處,類似于竹節的連接結構。
二、引申含義(成語用法)
****提出其作為成語的用法:
- 抽象意義:由“械”(器械)與“節”(節操)組合,比喻堅守原則、不屈服于外力或誘惑。例如形容人面對壓力時保持正直品質。
- 使用場景:用于褒揚堅定意志或批評屈從行為,但此用法在其他文獻中未明确印證,可能為現代引申義。
三、綜合辨析
從權威性和文獻支持度來看:
- 刑具結構是古籍明确記載的原義,具有曆史依據;
- 成語用法或為現代語言發展中的引申,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建議在學術或曆史文獻中優先采用“刑具接合處”的解釋,而日常語境下若作為成語使用,需注意其來源的争議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械節》的意思
《械節》是一個成語,意為束縛、約束和約定。它含有将物品或人體固定、剝奪自由的意味,也可以指代情感和思想上的拘束。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成語《械節》的拆分部首是木,筆畫數為9畫。
來源
《械節》最早出現在《後漢書·楊陳列傳》中,形容楊修拘束自己的言行舉止。
繁體
《械節》是《械節》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械的古字形是“疏旁旁”,節的古字形是“亍旁方”,以形音義整體作為一個字。
例句
1. 在這個部門,工作人員必須遵守嚴格的械節,不得私自外借辦公用品。
2. 這位老師對學生的要求非常嚴格,要求他們時刻保持械節,不能無故曠課或遲到。
組詞
1. 械束:指用器械束縛。
2. 械字:指用來表示束縛、約束的字詞。
近義詞
約束、束縛
反義詞
開放、自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