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太平禦覽》卷三九八引 三國 吳 謝承 《會稽先賢傳》載, 阚澤 十三歲時,夢見自己的名字懸在月中,後遂升進。後即以“闞月”比喻人才名著稱于世。 唐 駱賓王 《傷祝阿王明府》詩序:“乃當名懸 闞 月,德貫陳星。”
“阚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典故存在兩種不同的解釋:
形容姿态高傲、目中無人
該含義源于“阚”字的本義“俯視、高傲”,結合“月”的意象,比喻人如月亮般居高臨下、目空一切。該用法多用于批評他人态度傲慢,常見于口語或現代語境中()。
典故引申為人才名著稱于世
據《太平禦覽》引三國吳謝承《會稽先賢傳》記載,三國名士阚澤13歲時夢見自己的名字懸于月中,後果然功成名就。因此“阚月”被用來比喻才華出衆、聲名顯赫之人。唐代駱賓王《傷祝阿王明府》詩序中曾有引用()。
使用建議:
阚月是一個具有多義性的詞彙,可以指代漢字“阚”和“月”的組合,也可以作為一個人名。
漢字“阚”的部首為門,它包含10個筆畫。而漢字“月”的部首為月,它包含4個筆畫。
“阚月”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模糊,它并沒有明确的出處或故事。另外,“阚月”這個詞的繁體并沒有特定的字形,因為“阚”和“月”都是常用的簡體字。
在古代,漢字“阚”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在秦代的金文中,阚字可能會寫為一隻手的握拳形狀以及一個門的象征。而漢字“月”的寫法相對穩定,可以追溯到古代甲骨文的形狀。
1. 今夜明月如霜。
2. 望穿秋水,月隨人愁。
阚月并沒有默認的組詞,因為它可以被當作一個人名。不過可以根據上下文來組合其他詞彙,例如“阚月之夜”、“阚月明輝”等。
由于“阚月”是一個人名或具體的詞彙,沒有确切的近義詞。
“阚月”作為具體人名時,并沒有明确的反義詞。作為詞彙時,也沒有确切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