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名。芒果的最上品。 清 徐懷祖 《台灣隨筆》:“ 臺 地物産無異中原,略載其異者……香檨大如雞子,味甘,色黃,其根在核,然不能如荔走 長安 也。”
“香檨”一詞可能存在拼寫或輸入誤差。根據當前可查信息,“香檨”直接相關的中草藥或常見詞彙。推測您可能想查詢的是“香薷”,這是一種傳統中藥材,以下是其詳細信息:
别名與來源
香薷在古籍中被稱為香葇、香菜、香戎等,為唇形科植物石香薷或江香薷的地上部分,通常在夏秋季花果期采收後曬幹入藥。
功效與主治
其性味辛、微溫,歸肺、胃經,主要功效為發汗解表、化濕和中、利水消腫。常用于治療暑濕感冒(如夏季受涼後發熱頭痛)、霍亂吐瀉、水腫等症。
建議:若您需要查詢其他名稱相近的植物或藥材,請進一步确認名稱的正确性,或補充更多描述以便精準解答。
《香檨》是一個中文詞彙,它指的是一種香氣濃郁的植物。這種植物有着特殊的香味,經常被用于制作香料、香薰等方面。
《香檨》的部首是木字旁,它的拆分結構為「木」+「奇」。
根據《辭海》的解釋,香檨的總筆畫數為15畫。
《香檨》這個詞在古代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詩經》中,原本的意思是指一種芳香的樹木。
另外,《香檨》在繁體中的寫法為「香楜」。
根據古代的記載,香檨的古時漢字寫法是「香樔」。
1. 這個香檨的香味非常濃郁,讓人心曠神怡。
2. 我在花園中種植了幾顆香檨樹,給整個環境增添了一份清香。
3. 芳香四溢的香檨引來了很多蜜蜂和蝴蝶。
1. 香檨樹
2. 香檨園
3. 香檨香
1. 香木
2. 香樹
3. 香柏
1. 臭檨
2. 臭木
3. 臭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