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曉籌的意思、曉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曉籌的解釋

拂曉的更籌。指拂曉時刻。 唐 王維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唐 李商隱 《馬嵬》詩之二:“空聞虎旅鳴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曉籌是漢語古語詞彙,原指古代報時所用的計時竹籤,後引申為拂曉時刻的象征。該詞最早見于唐代文獻,承載着中國古代計時文化的特征。

一、詞義解析

  1. 本義

    指古代宮廷或官府夜間值更時使用的竹制計時工具,稱為“更籌”。《漢語大詞典》将其解釋為“報曉的更籌”,強調其作為時間計量器具的功能。

  2. 引申義

    因更籌用于報曉,逐漸代指淩晨時段。如李賀《李憑箜篌引》中“绛帻雞人報曉籌”,即以“曉籌”暗喻天将破曉的時刻。

二、詞源與文化背景

  1. 計時制度關聯

    據《古代漢語詞典》考據,“籌”為古代漏壺計時所用竹籤,每更次需更換一支,“曉籌”即指五更結束後宣告天明的最後一支籌。

  2. 文學意象

    唐宋詩詞中常借“曉籌”渲染時間推移,如王維《和賈舍人早朝》中“绛帻雞人送曉籌”,通過儀式化場景凸顯宮廷生活的嚴謹性。

三、權威引用

(注:引用來源為真實出版物,因平台限制未提供鍊接,可依據書目信息查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曉籌”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詞義

“曉籌”指拂曉的更籌,即拂曉時刻的計時竹籤,用于代指黎明時分。其中:

二、文學引用

該詞常見于唐詩中,例如:

  1. 王維《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绛帻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描述宮廷報曉場景,“曉籌”指拂曉的更鼓聲。
  2. 李商隱《馬嵬》:“空聞虎旅鳴宵柝,無複雞人報曉籌。”
    ——以“曉籌”暗喻昔日的宮廷秩序,反襯安史之亂後的凄涼。

三、文化背景

古代通過“更籌”劃分夜間時段,由專人(如“雞人”)敲擊報時。因此,“曉籌”不僅是時間标記,也承載了古代宮廷禮儀與時間制度的意象。

“曉籌”是兼具實用與詩意的詞彙,既指黎明時分的計時工具,又在文學中象征秩序與時光流逝。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詩句背景,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捕擄布字漕平齒盡楚都丹鑰蹈足杜口絕言蹲縱铎刀阏塞惡衣薄食煩勞告竭格令官曆古義古樂府涵泳好走嘩歡圜壇互換性徽範戶口冊金錽雞塞俱收并蓄拉練樂醄醄兩劑曆變馬骔美疢梅君山面裡鳴鍭匹婦蒲筵乾肉栖險冗龊戎心瑞禾三珠世路試劄收贖逃釋天地不容天聖鐵查透骨酸心退版拖纏瓦溝壝宮霞檻嚣張一時稀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