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檵木的意思、檵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檵木的解釋

[Chinese loropetalum]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屬金縷梅科。卵狀橢圓的全緣葉。春季開白花。蒴果兩裂。産于中國中部至東部。供觀賞。花和莖、葉入藥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檵木”是金縷梅科檵木屬植物,學名Loropetalum chinense,廣泛分布于中國中部至東部地區(如湖南、江西、江蘇等地)。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一、基本特征

  1. 形态:

    •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4米,樹皮深灰色,小枝密被星狀毛。
    • 葉卵狀橢圓形,砂紙質,全緣;春季開花,花簇生,花瓣呈條狀,顔色為白色或紅色,形似碎紙屑。
  2. 名稱由來:

    • “檵”字古義指枸杞(《說文解字》),但現代專指此植物。其花形獨特,因花瓣細長如絲,古人曾有詩句“因花造字古來鮮”形容其特殊性。

二、主要價值

  1. 藥用功效:

    • 花:清熱解暑、止咳止血,可曬幹泡茶或入藥(《閩東本草》記載)。
    • 根:活血止血、收斂固澀,主治咯血、外傷出血。
    • 葉:清熱解毒,用于吐血、崩漏及水火燙傷。
  2. 木材用途:
    木質堅實柔韌,適合制作工具柄、車軸等工業部件。


三、其他别稱與文化


注:需注意“檵木”與枸杞的古稱差異,避免混淆。如需具體藥用方劑或植物分類細節,可參考《中國植物志》或中醫藥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檵木的意思

檵木是一個古老的漢字,它的意思是“檵木”或“聚木”。它通常用來形容樹木叢生或者聚集的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檵木的部首是木,由木和己兩個部分組成。

檵木的總筆畫數為14畫。

來源

檵木最早出現在《爾雅·釋木部》一書中,是一個古代詞彙。

繁體

檵木的繁體字為寯木。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檵木的寫法可能會有變化。具體的寫法有待進一步研究。

例句

1. 村莊周圍植被茂盛,到處可見檵木。

2. 在夏季,我喜歡來這片檵木下乘涼。

組詞

檵木叢、檵木林、檵木叢生、檵木繁茂

近義詞

叢林、茂密、茂盛、溫馨

反義詞

貧瘠、荒蕪、空曠、稀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