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南嶺的意思、南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南嶺的解釋

[Nanling Mountains] 廣西、廣東北部、湖南、江西南部的山系的總稱,又稱“五嶺”。東西綿延1000多公裡,山峰海拔多在1500米左右。山間隘口為南北交通要道。有色金屬儲量豐富,為世界上最集中的鎢礦産地

詳細解釋

(1). 湘 、 贛 、 粵 、 桂 四省區邊境一系列東北--西南走向的山地的總稱。為 長江 與 珠江 的分水嶺,自東向西主要有 大庾 、 騎田 、 萌渚 、 都龐 和 越城 等五嶺。

(2).南邊的山嶺。 晉 陶潛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林》詩之一:“延目識南嶺,空歎将焉如。” 逯欽立 校注:“南嶺,指 廬山 。” 唐 李白 《禅房懷友人岑倫》詩:“目極何悠悠,梅花南嶺頭。” 宋 蘇轼 《三月二十九日》詩之一:“南嶺過雲開紫翠,北江飛雨送凄涼。”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南嶺(Nán Lǐng)是中國地理上的重要山脈名稱,具體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南嶺指橫亘于中國湖南、江西、廣東、廣西四省區交界處的一系列東北—西南走向山脈的總稱,是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的分水嶺,也是中國自然地理南北分界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主體由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五條主要山嶺組成,故又稱“五嶺”。

二、地理特征

  1. 地質構成

    南嶺以花崗岩地貌為主,平均海拔約1000米,最高峰為越城嶺的貓兒山(海拔2142米)。山脈阻擋了南下的冷空氣與北上的暖濕氣流,形成獨特的亞熱帶濕潤氣候區。

  2. 生态意義

    作為華南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南嶺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核心分布區,擁有南方紅豆杉、華南虎(曆史分布)等珍稀物種,現設有多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三、文化與社會意義

  1. 曆史淵源

    南嶺自古是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交流的屏障與通道,秦始皇開鑿靈渠溝通湘漓二水,使南嶺成為中原進入嶺南的軍事要道。

  2. 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常象征邊陲或地理分隔,如蘇轼“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即借南嶺表達地域差異。

  3. 現代價值

    南嶺山區是瑤族、壯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地,保留獨特的梯田農耕文化與民俗傳統,同時作為珠江水源涵養地支撐區域可持續發展。


參考資料

  1. 《中國地理大辭典》(商務印書館,2018)
  2. 《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3. 《中國自然地理綱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網絡擴展解釋

南嶺是中國南方重要的山脈群與自然地理分界線,其含義可從以下五個方面綜合闡釋:

一、地理範圍與構成

南嶺橫跨湖南、江西、廣東、廣西四省區邊境,呈東北—西南走向,東西綿延約600-1400公裡,南北寬約200-400公裡,總面積約15.7萬平方千米。狹義上由五嶺構成,即越城嶺、都龐嶺、萌渚嶺、騎田嶺、大庾嶺;廣義上還包括苗兒山、九嶷山等延伸山脈。

二、自然地理意義

  1. 水系分界:作為長江與珠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孕育了湘江、贛江、北江等主要河流。
  2. 氣候屏障:阻擋北方冷空氣南下,形成嶺南地區溫暖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與嶺北形成顯著氣候差異。
  3. 地貌特征:包含花崗岩地貌、喀斯特地貌和紅層地貌(如丹霞地貌),最高峰貓兒山海拔2142米。

三、曆史與文化内涵

南嶺自秦漢時期即為中原與嶺南的交通要道,山間隘口(如梅關)是古代南北交流的重要通道。其名稱源于楚國之南的群山總稱,後演變為區域文化符號,承載着南方山水文化意象。

四、資源與經濟價值

  1. 礦産資源:擁有全球最集中的鎢礦資源,有色金屬儲量豐富。
  2. 生态價值:作為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被稱為“南方綠色寶庫”。

五、現代科學界定

現代地理學将南嶺定位為北緯24°00′~26°30′、東經110°~116°之間的區域,是華中與華南的自然地理分界線,地質構造上屬于華南早中生代花崗岩帶。

如需更詳細的地質數據或文化史料,可參考360百科和南嶺探秘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本姓璧采并聚不倫采毫唱率車蛤楚音稻醴達權大小歐陽電筆點漆璧吊引馱擔惡地發氣肺膈封堠孤辰寡宿歸置毫無疑問化合物荒年嘉賓蹇乏徼功皦鏡狡勇借壽極盡進扼記人居隣冷瑟瑟掠襲料來理曹掾流年似水馬熊妙斲冥眗亡見鷗閑飄布淺狹敲喪鐘情行清最散兵線三元收到私雠松光特廟外強中乾慰視韋絃小業主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