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補的意思、刊補的詳細解釋
刊補的解釋
修正補充。 唐 劉知幾 《史通·補注》:“亦有躬為史臣,手自刊補,雖志存該博,而才闕倫叙,除煩則意有所吝,畢載則言有所妨,遂乃定彼榛楛,列為子注。”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籍會通二》:“ 宋 王欽若 等,刊補洞真部六百二十卷,洞元部一千一十三卷。”
詞語分解
- 刊的解釋 刊 ā 斫,消除,修改:刊誤(亦作“勘誤”)。校(刼 )刊。不刊之論(喻至理名言)。 刻:刊石。刊印。刊本。 排版印刷:刊行(妌 )。創刊。刊登。刊載。 出版物:刊物。報刊。書刊。 筆畫數:; 部首
- 補的解釋 補 (補) ǔ 把殘破的東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縫補。補葺。亡羊補牢。 把缺少的東西充實起來或添上:彌補。補充。貼補。補習。滋補。 益處:不無小補。于事無補。 挖剜 筆畫數:; 部首:衤;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刊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刊補”由“刊”和“補”二字組成:
- 刊:本義為砍削、修正,引申為刊登、發表()。
- 補:指補充、修正。
組合後意為對已存在的文字内容進行修正和補充,尤其強調在出版物(如書籍、文章)發布前的校對與完善,以确保準确性和完整性()。
二、使用場景
- 文獻修訂:常用于古籍整理或學術著作的校對,例如唐代劉知幾《史通·補注》提到“手自刊補”,指史官親自修正補充史料()。
- 出版流程:現代多指文稿發表前的編輯工作,如修正錯漏、增補内容()。
三、曆史用例
- 明代胡應麟記載,宋代王欽若等人曾“刊補”道教典籍《洞真部》《洞元部》,涉及千餘卷文獻的修訂()。
四、相關說明
- 與“刊誤”區别:“刊誤”側重修正錯誤,而“刊補”包含補充與修正雙重含義()。
- 現代應用:雖為傳統詞彙,但在學術出版、古籍整理領域仍具實用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例,可參考《史通·補注》或《少室山房筆叢》等原始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刊補的意思
《刊補》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對刊物進行補充或修訂。通常用于雜志、報紙等出版物的後續發行中,添加或更正一些内容。
拆分部首和筆畫
《刊補》的部首是“刀”,部首的意義是衍生自字形,表示字義的一部分。它包含有5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形式
《刊補》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它的繁體形式為「刊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刊補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而言,刀切的位置更靠近字的頂部,同時刊和補的部分稍微相連。
例句
1. 我們需要對這本雜志進行刊補,以更新文章和修正錯誤。
2. 這期報紙的刊補版将會發布明天,其中包含一些重要的緻歉和更正聲明。
組詞
刊期、補充、刊登、補足、刊物、修訂
近義詞
修正、補全、勘誤、補遺
反義詞
删減、取消、修改、更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