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乾廕的意思、乾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乾廕的解釋

見“ 乾蔭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乾廕(現規範簡化為“幹蔭”)是漢語複合詞,需拆解“幹”“蔭”二字分别釋義,其核心含義指樹木枝葉在日光下形成的陰影,後引申為受祖先功績庇護。具體解析如下:


一、本義:日光下的樹蔭

  1. “幹” 通“乾”(gān),指日光。《說文解字》釋“乾”為“上出也”,段玉裁注:“乾者,日始出光乾乾也”。
  2. “蔭”(yìn)指樹木遮住日光形成的陰影。《玉篇·艸部》:“蔭,草陰也”。
  3. “幹蔭”合用:指樹木在陽光下投下的陰涼處。

    例證:

    《漢書·叙傳》:“枝葉幹蔭,庇蔭華裔。”

    (注:此處“幹蔭”形容樹木繁茂,遮陽成蔭。)


二、引申義:祖先功績的庇佑

因樹蔭有“庇護”之效,“幹蔭”引申為受祖先功勳或德澤庇護,屬古代宗法制度下的特殊概念。

例證:

  1. 《宋史·職官志》載宋代“蔭補制”:“文武官子孫,以父祖幹蔭入仕。”

    (指憑祖先官職獲得任官資格。)

  2. 清代顧炎武《日知錄》:“子孫恃幹蔭而驕縱,終緻門庭衰敗。”

    (批判依賴祖蔭不思進取的現象。)


三、現代規範與使用

  1. 字形規範:根據《通用規範漢字表》(2013),“乾”簡化為“幹”(除“乾坤”“乾隆”外),故“幹蔭”為規範寫法。
  2. 語義演變:本義“樹蔭”今多用“樹蔭”“綠蔭”;引申義“祖蔭”僅存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中,日常口語已罕用。

權威參考來源: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
  2. 顧野王《玉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 班固《漢書》(中華書局,2007)
  4. 脫脫《宋史》(中華書局,1985)
  5. 顧炎武《日知錄集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6. 教育部《通用規範漢字表》(語文出版社,2013)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乾廕”一詞的解釋需結合“乾”與“廕”的獨立含義及組合可能性分析。具體解析如下:

一、單字釋義

  1. “乾”

    • 讀音與基本義:
      • qián:八卦之一,代表“天”,如“乾坤”。
      • gān:通“幹”,有“枯竭”“觸犯”等義,如“乾沒”表示貪沒、吞沒(源于《史記》《漢書》用法)。
    • 引申義:
      • 在噬嗑卦中,“乾”與法律相關,指代刑罰的減免或赦免,如“乾胏”“乾肉”對應周公“明德慎罰”思想。
  2. “廕”

    • 同“蔭”,意為“庇護”“恩澤”,如樹蔭遮蔽,或指因祖先功績獲得的福澤(如“封妻蔭子”)。

二、組合可能性分析

“乾廕”并非常見詞彙,需結合語境推測其含義:

  1. 以“乾(gān)”為核心:

    • 若“乾”取“枯竭”義,則“乾廕”可理解為“失去庇護”或“恩澤斷絕”,類似“乾沒”中“耗盡”的用法。
    • 若“乾”取“觸犯”義(如“幹犯”),則可能指“冒犯庇護”或“破壞恩澤”。
  2. 以“乾(qián)”為核心:

    • 若“乾”指“天”,“廕”指庇護,則“乾廕”或為“天賜庇佑”,但此用法古籍中未見直接例證。
  3. 法律或曆史語境:

    • 結合噬嗑卦中“乾”與刑罰減免的關聯,“乾廕”可能隱喻通過法律程式獲得赦免或庇護,但需具體文獻佐證。

三、建議

由于現有資料未明确記載“乾廕”一詞,以上分析僅為推測。若該詞出自特定古籍或語境,建議提供更多上下文或查閱專業文獻(如《周易》注疏、古代法律文書)以進一步考證。

别人正在浏覽...

伴食刺史搬挑苞枿忏拔鸱鸱充其量出尖的溜骨碌嫡妻狄牙洞猺法蘭奮發有為風景跟超掖夾乖檢貴州駭迫候蟲嘩啷逭暑虎骨酒魂飛膽破火燧嘉惠監追醮祀靜正酒次技蓺桊樞倦政闊大雷霆之誅冷話倫敦瞀悶密稠明台謀夫強伯起過三士擅夕省聲沈悍神色不驚折盤受廛淘索天從填墳梯苔透過頹荒先發向背顯行小官小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