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漢稻的意思、白漢稻的詳細解釋
白漢稻的解釋
一種水稻名。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水稻》:“《廣志》雲:南方有蟬鳴稻,七月熟;有蓋下白稻,正月種,五月穫;穫訖,其莖根復生,九月熟。青芋稻,六月熟;累子稻;白漢稻,七月熟。此三稻:大而且長,米半寸,出 益州 。”
詞語分解
- 白的解釋 白 á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顔色:白色。白米。 明亮:白晝。白日做夢。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純潔:一生清白。白璧無瑕。 空的,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空白。白卷。 沒有成就的,沒有效果的:白忙。白說。 沒
網絡擴展解釋
“白漢稻”是一個古代水稻品種的名稱,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釋
白漢稻(拼音:bái hàn dào)指中國古代南方地區的一種水稻,最早記載于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其特點是稻粒較大且長(“米半寸”),成熟期為農曆七月,主要産自益州(今四川地區)。
文獻來源
該詞出自《齊民要術·水稻》引用的《廣志》内容:
“南方有蟬鳴稻,七月熟……白漢稻,七月熟。此三稻:大而且長,米半寸,出益州。”
補充說明
部分網頁(如)将其解釋為“無價值之物”的成語,但這一說法未見于權威典籍,可能屬于現代網絡誤傳。建議以《齊民要術》等古籍記載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白漢稻這個詞是指一種以白色為主要特征的稻谷。它的拆分部首是白、漢、稻,分别表示白色、漢字和稻谷。它的拆分筆畫分别是五畫、八畫和十五畫。
白漢稻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農業曆史。白漢稻是中國稻谷的一個品種,它的米粒顔色呈白色,因此被稱為白漢稻。
在繁體字中,白漢稻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白漢稻」。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寫白漢稻的方式也與現在相似。唯一的區别是在隸書和篆書時期,字形可能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個關于白漢稻的例句:
他們正在田間種植白漢稻。
關于白漢稻的組詞,可以有白色、稻谷等相關的詞彙。
近義詞可能包括白米、稻谷,而反義詞可能是黑米、小麥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