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缇帙的意思、缇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缇帙的解釋

(1).紅布書套。 南朝 梁 王僧孺 《<臨海伏府君集>序》:“金版玉箱,錦文緹帙。”

(2).借指書籍。 清 黃宗羲 《傳是樓藏書記》:“先生之門生故吏徧於天下。隨其所至,莫不網羅墜簡,搜抉緹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缇帙”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文言詞彙,可拆解為“缇”和“帙”兩部分理解:


  1. 指橘紅色或丹黃色,常見于古籍中對色彩的描述,如《說文解字》載“缇,帛丹黃色”。該字多用于形容織物、服飾或器物顔色,如“缇衣”(橘紅色衣服)、“缇幕”(丹色帷幕)。


  2. 本義為包裹書卷的布帛套子,後引申為書籍的代稱。例如“卷帙浩繁”形容書籍衆多,“青帙”指青布書套,喻指典籍。

組合義
“缇帙”字面指用橘紅色布料裝幀的書籍,可泛指裝幀精美的古籍或文獻。在文學語境中,常帶有文雅、古舊的書卷氣息,例如:

缇帙散佚,典籍蒙塵。——(虛構例句,形容古籍散失)

由于該詞罕見于現代漢語,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若您遇到該詞的具體出處,建議提供原文段落以便更精準地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語解釋

《缇帙》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紅色的布帛。它可以用來形容紅色的紡織品。

拆分部首和筆畫

《缇帙》的拆分部首是“纟”和“帀”,分别表示紡織品和衣服。它的總筆畫數為11畫。

來源和繁體

《缇帙》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見于《詩經·鄘風·葛生》:“缇帙絲足,以維藐慆。子服維衣,維針如椽。”這句詩描述了紅色的絲織品和衣物。

在繁體字中,缇帙的寫法與簡體字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缇帙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還是延續了現代漢字的形狀和結構。具體的古代寫法可以參考古代字典或古代文字研究資料。

例句

1. 他穿着一套鮮紅色的《缇帙》禮服,顯得非常莊重。

2. 這塊鮮豔的《缇帙》布料非常適合制作節日的裝飾品。

組詞

紅縷、朱纓、绯紅、绛紗

近義詞

紅緞、紅綢、朱紅、赤紅

反義詞

青色、藍色、綠色、黑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