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景的意思、捕景的詳細解釋
捕景的解釋
亦作“ 捕影 ”。比喻虛幻。景,通“ 影 ”。《淮南子·說林訓》:“象肉之味,不知於口;鬼神之貌,不著於目;捕景之説,不形於心。”《文選·陸機<演連珠>之二五》:“是以重光發藻,尋虛捕景;大人貞觀,探心昭忒。” 李善 注:“日月發輝,既尋虛而捕影,欲藏形而託暗,豈得施其巧密乎!” 南朝 梁 何遜 《七召·神仙》:“捕影之言莫測,擊風之論難盡。” 宋 蘇轼 《送程建用》詩:“十年困新説,兒女争捕影。”
詞語分解
- 捕的解釋 捕 ǔ 捉,逮:捕捉。捕獲。捕殺。巡捕。緝捕。捕風捉影。 逮抓捉放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景的解釋 景 ǐ 環境的風光:景色。景緻。景物。景觀。景氣(a.景色;b.指經濟繁榮現象,統指興旺)。景深。 情況,狀況:景象。景況。年景。 佩服,敬慕:景仰。景慕。 高,大:景行(妌 )。 姓。 景 ǐ 古
網絡擴展解釋
“捕景”是一個較為罕見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古籍文獻及權威解析得出以下解釋:
一、基本詞義
“捕景”通“捕影”,意為比喻追求虛幻或不可捉摸的事物,帶有哲學層面的抽象性。其中“景”是“影”的通假字()。
二、文獻出處
- 《淮南子·說林訓》
提到“捕景之說,不形于心”,用“捕景”形容無法被心靈具體感知的虛幻概念,如鬼神、象肉之味等()。
- 陸機《演連珠》
以“尋虛捕景”描述對虛無之物的徒勞追尋,李善注釋進一步強調其“藏形託暗”的不可實現性()。
三、用法特點
該詞多用于古代文學及哲學論述中,表達對抽象、不可證實事物的探讨或批判。例如蘇轼在《送程建用》中借“捕影”諷刺空談理論的行為()。
四、現代應用
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常見于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學創作場景。其核心意義與“捕風捉影”相近,但更具文言色彩。
建議:如需深入理解,可查閱《淮南子》《文選》等原典,或參考古漢語詞典中的詞條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捕景》是一種用漢字表示的詞語,它的意思是捕捉景色或景象。這個詞可以被拆分為“扌”和“景”兩個部首。前者代表手的意思,後者表示景色或景象。根據部首和筆畫的拆分,我們可以知道《捕景》這個詞的結構和構成。
來源和繁體字:《捕景》是一種現代漢字詞語,常用于描述人們對自然景色的欣賞和捕捉。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捕景」。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寫法中,漢字《捕景》的構造和現代漢字相似,隻是在一些筆畫和形狀上有所差異。然而,它的意思和用法并沒有改變。
例句: 坐在海邊,他用相機捕景,記錄下美麗的海浪和日落。
組詞:與《捕景》相關的組詞有:捕捉、捕捉器、捕獲、捕風捉影等。
近義詞:與《捕景》相近義的詞語有:拍攝、攝影、捕捉視覺等。
反義詞:與《捕景》相反義的詞語有:釋放、放飛、放松等。
希望以上對《捕景》這個詞的解釋能對你有所幫助!若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