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别针的意思、别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别针的解释

[safety pin;pin] 一种有弹性的针,一端固定,另一端可开合,用以将布片、纸片等固定在一起

详细解释

(1).用以把徽章、布片或纸片等固定在衣物上的针。 周立波 《李大贵观礼》:“ 李大贵 接到了一封大红纸请帖,上面还用别针别了一块红缎子证件。”

(2).一种别在衣领或胸襟上的装饰物。 冰心 《三年》:“衣领上一个圆圆的绿玉的别针,映着那小小欲笑的红唇。” 沙汀 《困兽记》七:“两位女眷在鉴赏 李守谦 前两三天带回来的手表、别针、戒指,等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别针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常用名词,指一种用于固定或连接物品的小型金属器具。其核心特征与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结构特征

    由金属丝弯曲制成,一端为尖锐的针体,另一端为可开合的弹性卡扣或圆头盖帽,通过开合结构实现固定功能。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2. 核心功能

    用于临时固定织物(如衣物、布料)、纸张、标识等物品,避免脱落或移位。例如:"她用别针将胸花固定在衣领上。"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二、分类与延伸义项

  1. 安全别针

    针尖可锁入保护盖的设计,避免意外刺伤,常见于婴儿衣物固定。

    来源:《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

  2. 装饰性别针

    延伸指带有珠宝、珐琅等装饰的胸针(如徽章、胸花),兼具实用与审美功能。例如:"他佩戴了一枚国旗图案的别针。"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三、历史与材质演变

早期别针多以铜、铁为材质,现代则以不锈钢、合金为主。其发明可追溯至青铜时代,古罗马时期已出现类似安全别针的原型。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轻工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网络扩展解释

“别针”是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名称,具体含义可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1.基本定义

别针是一种小型金属制品,通常由弹性金属丝弯曲制成,一端带有可开合的卡扣结构。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夹持或穿刺的方式固定纸张、布料等轻薄物品。

2.物理结构与类型

3.核心用途

4.注意事项

5.文化隐喻

在文学或口语中,“别针”可能象征“细微但关键的联系”,例如“用别针串联起零散的记忆”。网络语境中偶见“别针体”等抽象用法,多指代碎片化信息的整理方式。

如果需要了解具体场景中的特殊用法,建议提供更具体的上下文以便进一步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哀怜,哀悯懊憹曲半导体光(热)电器件卑疵拨万轮千逞心成长晨夕充肠绸厚出花样大閲厎定东郭履掇赚飞花令肥甜風浮赋恤告诫汉臯恒代遗风黄檗还手鹘落家闾匠费缴送裌衣畸节急吏缓民镜察精粹具悉雷訇良言銮驾队子绵绒名师囊括凝神请期穷边屈戍日本人上天入地熟成四益俗机素叶苔网泰语它人逖慕同衾投邮文教蚊母鸟苋尔祥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