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揩鼓的意思、揩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揩鼓的解釋

樂器名。《新唐書·南蠻傳下·骠》:“ 龜茲 部,有羯鼓、揩鼓、腰鼓、鷄婁鼓、短笛、大小觱篥,拍闆,皆八。” 宋 沉遼 《龜茲舞》詩:“雞婁揩鼓舊所識,饒貝流蘇分白羽。” 宋 葉廷珪 《海錄碎事·音樂》:“荅臈鼓……如羯鼓而短,以指揩之,其聲甚震,俗謂之揩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揩鼓”一詞的含義需結合不同來源綜合解釋,主要存在以下兩種釋義:

一、作為古代樂器(主流解釋)

  1. 定義與形制
    揩鼓是古代龜茲部(西域地區)的打擊樂器,形似羯鼓但更短小,通過手指揩擊發聲,音色洪亮。

  2. 曆史記載

    • 《新唐書·南蠻傳下·骠》記載其與羯鼓、腰鼓等樂器同屬龜茲部,常用于唐代宮廷樂舞。
    • 宋代沈遼《龜茲舞》詩提到“雞婁揩鼓”,說明其與雞婁鼓搭配使用。
  3. 演奏方式
    以手指直接揩擊鼓面,産生震響,故得名“揩鼓”(“揩”意為擦拭、擊打)。


二、作為成語的争議性解釋(需謹慎參考)

個别現代詞典(如)将其引申為“借他人成果謀利,自身不努力”的成語,但此說法缺乏權威文獻佐證,可能與“揩油”等詞混淆。建議以曆史文獻中的樂器釋義為準。


揩鼓主要指唐代龜茲樂中的一種短型打擊樂器,需注意其與成語用法的區别。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新唐書》《海錄碎事》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揩鼓的意思

《揩鼓》是一個成語,形容人在衆人面前賣弄、炫耀自己的才華或技能。這個詞傳達了一個人自誇、自吹自擂的行為,通常帶有一定的貶義。

拆分部首和筆畫

《揩鼓》這個詞由“扌”和“鼓”兩個部分組成。

“扌”部(丨)是一個手的偏旁部首,表示與手或動作相關的意思。

“鼓”部(鼓、(⿳^三寸十十口))是一個漢字部首,表示與鼓相關的意思。

《揩鼓》一詞共有10畫。

來源和繁體

《揩鼓》一詞的來源始于唐代,最早見于劉禹錫的《戊辰歲雜詩》中:“且揩鼓其詩,千調百折如波瀾。”後來逐漸流傳并廣泛應用于文學創作和日常口語表達中。

在繁體字中,揩鼓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揩”字和“鼓”字的結構和部首也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揩鼓的表示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但它的部首和基本結構仍然是一緻的。

例如,清代的《康熙字典》中,揩鼓的寫法是“揩鼓”。

例句

1. 他平時總是愛在朋友面前揩鼓,讓人很不耐煩。

2. 這位演講者滿口誇誇其談,完全是在揩鼓。

3. 他寫文章的時候總是會揩鼓幾句自己的英文水平。

組詞

揩鼓沒有可以獨立作為詞語的組詞形式。

近義詞

炫耀、吹噓、誇耀。

反義詞

謙虛、低調、保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