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丹鳳诏的意思、丹鳳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丹鳳诏的解釋

後趙 石虎 以五色紙為诏書,銜之木鳳口,以頒行天下。見《晉書·石季龍載記》。後因以“丹鳳詔”泛稱帝王诏書。 唐 戴叔倫 《贈司空拾遺》詩:“望闕未承丹鳳詔,開門空對 楚 人家。” 五代 徐夤 《獻内翰楊侍郎》詩:“丹鳳詔成中使取,白龍香近聖君來。” 清 蔣士铨 《桂林霜·出撫》:“天上一封丹鳳詔,門前三丈碧油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丹鳳诏”是一個具有濃厚曆史文化色彩的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古代皇帝頒發的诏書。該詞屬于典雅的古漢語表達,常見于古代詩文之中。

其釋義可從字源與象征意義兩方面理解:

  1. “丹鳳”的象征:

    • “丹”指紅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祥瑞、尊貴。
    • “鳳”即鳳凰,是神話中的百鳥之王,常用來象征帝王、後妃或非凡的人物,也代表祥瑞、太平盛世。
    • 合稱“丹鳳”,常指代帝王或與帝王相關的事物。在建築上,“丹鳳門”、“丹鳳阙”是皇宮正門的代稱,象征皇權。
  2. “诏”的含義:

    • “诏”指皇帝頒發的命令或文書,即诏書。它是古代最高統治者下達指令、頒布政令、冊封賞罰的正式公文。

因此,“丹鳳诏”的字面意思是“從丹鳳門(或皇宮)發出的诏書”,引申義即為“皇帝的诏書”。 這個詞語形象地借用了皇宮的标志性建築或象征物(丹鳳)來指代皇權的來源,賦予了诏書以尊貴、神聖和權威的色彩。

文學中的例證: 該詞常出現在古典詩詞中,用以渲染皇家氣派或表達仕途抱負。例如,唐代詩人李紳在《憶春日曲江宴後許至芙蓉園》中寫道:“歸到通衢複誰問,丹诏在門空夕曛。” 這裡的“丹诏”即“丹鳳诏”的簡寫,指皇帝的诏命。

“丹鳳诏”是一個典雅的古語詞,專指皇帝的诏書。它通過“丹鳳”這一象征帝王與祥瑞的意象,賦予了诏書尊貴、神聖的意蘊,體現了古代中國皇權的威嚴和人們對皇權的尊崇。該詞主要用于曆史文獻和古典文學作品中。

來源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丹鳳诏”是中國古代對帝王诏書的雅稱,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讀:

1.詞源與曆史背景

源于後趙君主石虎時期(公元4世紀)的典故。據《晉書·石季龍載記》記載,石虎以五色紙書寫诏書,将诏書置于木雕鳳凰口中,通過機械裝置傳送至宮外頒行天下。這一形式因木鳳的丹色(紅色)與帝王權威的象征結合,得名“丹鳳诏”。

2.釋義演變

最初特指石虎诏書的獨特形式,後逐漸演變為對帝王诏書的泛稱。唐代詩人戴叔倫曾用“望阙未承丹鳳诏”表達未接到朝廷任命的遺憾,可見其已成為文學中常見的意象。

3.象征意義

4.文學引用

五代詩人徐夤在《獻内翰楊侍郎》中以“丹鳳诏成中使取”描述诏書傳遞,進一步印證其作為帝王政令的代稱。


注:部分資料對“鳳凰圖案紙張”的描述(如)未見于權威史籍,可能為後世附會解讀,需謹慎采信。

别人正在浏覽...

蟾枝朝沆伧子瘡家傳衣鉢戳舌鵰翎箭各取所長勾踐官人鼓架皓侈猴玃黃媪黃冠草履環瑱回軌活屍踐踩鹣鹣嘉魚積怠解馬金版驚駴激醒軍實鈞聽開土闌殚老誖撩蜂剔蠍料應渌洄昧密鳴謼嘔洩玭珠陂陀青壁清泚臍噬诠量任是使臣房秫绌順文蜀綉歲金堂吉诃德銅龍館亡親萎枯唯諾文不加點消失小息熙華西紀心蕩神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