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璧馬的意思、璧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璧馬的解釋

(1).璧玉和良馬。語本《左傳·襄公十九年》:“﹝ 襄公 ﹞賄 荀偃 束錦,加璧、乘馬,先 吳 壽夢 之鼎。” 杜預 注:“古之獻物,必有以先,今以璧馬為鼎之先。”《戰國策·魏策三》:“客謂 齊王 曰:‘ 淳于髠 言不伐 魏 者,受 魏 之璧馬也。’” 蕭蛻 《徐園追祭宋遯初先生》詩:“巨憝竊國柄,羣材璧馬釣。”

(2).傳說中指一匹神異的白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璧馬"在漢語中并非現代常用固定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主要指向兩種可能的解釋:

  1. 字面拆解與基本含義

    • 璧:指古代一種中央有穿孔的扁平圓形玉器,是重要的禮器和珍寶的象征。《說文解字》釋為“瑞玉圜也”。
    • 馬:指牲畜馬匹。
    • 因此,“璧馬”最直接的字面組合義可理解為“玉璧和馬匹”,泛指珍貴的財物或用于饋贈的貴重禮物。
  2. 典故中的特定含義(主要用法)

    • “璧馬”一詞最著名的出處見于《左傳·僖公二年》記載的“假道伐虢”典故:

      晉荀息請以屈産之乘與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 此處的“屈産之乘”指屈地産的良馬,“垂棘之璧”指垂棘出産的美玉。荀息建議晉獻公将這兩樣寶物(即“璧馬”)送給虞國國君,以借道攻打虢國。
    • 在這個典故中,“璧馬”特指用于賄賂、誘惑他人的貴重禮物(美玉和良馬),常帶有貶義色彩,喻指行賄的手段或令人喪失原則的誘惑。後世常以“璧馬之賂”來指代此事或類似行為。

“璧馬”一詞的核心含義是“玉璧和馬匹”,作為貴重物品的代稱。其最經典和具有文化内涵的用法源于《左傳》“假道伐虢”的典故,特指晉國用來賄賂虞國國君的美玉和良馬,後世用以比喻行賄的重禮或巨大的誘惑。在現代漢語中,此詞較少獨立使用,多出現在引用該典故或仿古語境中。

主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璧馬”一詞在古漢語中有兩層核心含義,具體如下:

1. 璧玉與良馬的組合(禮儀或政治象征)
該含義源于《左傳·襄公十九年》,記載魯襄公向晉國大臣荀偃贈送“束錦、加璧、乘馬”作為外交禮物。杜預注釋指出,古代獻禮時常用“璧馬”作為重要器物的先導,象征尊貴與誠意。這一用法後來擴展至政治場合,如《戰國策·魏策三》提到齊王質疑淳于髡收受魏國“璧馬”而勸阻伐魏,暗指賄賂行為。

2. 傳說中的神異白馬(文學意象)
此義項多見于詩文典故,如近代詩人蕭蛻在《徐園追祭宋遯初先生》中以“璧馬”暗喻權謀誘惑。雖未明确見于經典文獻,但在文學創作中常被賦予神秘色彩,可能源自民間對白馬的祥瑞想象。


補充說明:兩重含義分别體現物質層面(貴重禮物)與精神層面(象征意象)的文化投射,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詞義。如需考證原始文獻,可參考《左傳》及《戰國策》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白頭而新白雲蒼狗把牢豹蔚杯酒戈矛杯桊邊調便錢鼈岩碧蛆長命遲晖熾焰處理品蕩魂攝魄丹荔電雹典爨動滑輪獨豎一幟訛變鵝毛素爾其非業風後孤說鴻茂黃鐡礦椒泥戒敕暨暨笈囊敬老院經月金盡裘弊臼齒決訟菊花石開度慷達口小賴是麗春草橉筋木敏捷内陸湖疲驽枇杷潛精積思讓名日出不窮神見神主隋珠彈雀讬蒙仙岑顯懿硝石下焉者謝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