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蠟的意思、八蠟的詳細解釋
八蠟的解釋
周 代每年農事完畢,于建亥之月(十二月)舉行的祭祀名稱。《禮記·郊特牲》:“八蠟以記四方,四方不成,八蠟不通,以謹民財也。” 鄭玄 注:“四方,四方有祭也。其方穀不熟,則不通於蠟焉,使民謹於用財。蠟有八者:先嗇一也,司嗇二也,農三也,郵表畷四也,貓虎五也,坊六也,水庸七也,昆蟲八也。” 孔穎達 疏:“言蠟祭八神,因以明記四方之國,記其有豐稔有兇荒之異也。”按,八蠟之神諸家解說不一。 三國 魏 王肅 分貓虎為二,而去昆蟲; 宋 陳祥道 則去昆蟲而增百種; 呂大臨 則去先啬、昆蟲而增百種,又分貓虎為二。見 錢大昕 《潛研堂集·答問五》。
詞語分解
- 八的解釋 八 ā 數名,七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捌”代):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種基本圖形)。 筆畫數:; 部首:八; 筆順編號:
- 蠟的解釋 蠟 (蠟) à 動物、植物或礦物所産生的油質,具有可塑性,易熔化,不溶于水,可溶于************和苯:石蠟。蜂蠟。蠟版。蠟筆。蠟療。蠟染。蠟人。蠟紙。蠟燭。蠟黃(形容顔色黃得像蠟)。蠟丸。 筆畫數:; 部
網絡擴展解釋
“八蠟”是中國古代與農業相關的重要祭祀活動,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八蠟是周代在每年農事結束後(農曆十二月,即建亥之月)舉行的祭祀儀式,旨在祈求農事順利、驅除災害并确保豐收。其名稱中的“蠟”(音zhà或là)與“臘”相通,因此也被認為與後世臘八節的起源有關。
二、祭祀對象
八蠟祭祀八種與農業相關的神祇或自然力量(不同文獻略有差異,主流說法如下):
- 先啬:農業始祖(如神農氏);
- 司啬:掌管谷物的神(後稷);
- 農:農夫代表;
- 郵表畷:田間道路與界标;
- 貓虎:捕食田鼠、野豬的動物;
- 坊:堤壩;
- 水庸:溝渠水利;
- 昆蟲:祈求蟲害不侵。
三、曆史演變
- 周代儀式:作為官方祭祀,體現了古代“天人合一”的農耕文化,強調對自然和農業的敬畏(《禮記·郊特牲》記載)。
- 民間信仰:後世逐漸将八蠟神化為驅蟲、禦災的守護神,并建八蠟廟供奉。
四、相關考辨
部分文獻(如)提到“八蠟”形容容貌光彩照人,此說法可能源于字形或語言的訛變,但與主流曆史記載無直接關聯,需謹慎采信。
提示:如需更完整的祭祀細節或文獻原文,可參考《禮記》及漢代鄭玄注疏(來源綜合自、、)。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八蠟(bā là)這個詞,意思是古代祭祀中使用的一種燭蠟。它的拆分部首是八(bā)和蠟(là),八的筆畫數為二,而蠟的筆畫數為十。八蠟這個詞的來源是由八和蠟兩個字組合而成的。
在繁體字中,八蠟的寫法是「八蠟」。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八蠟這個詞的基本形态依然保持不變。
八蠟在句子中的例句可以是:祭祀儀式上,人們點燃了八蠟以供奉祖先。
與八蠟相關的組詞可以有:蠟燭、燭蠟、蠟炬等。
與八蠟有類似意義的近義詞可以有:蠟燭、燭蠟等。而反義詞可能較少。
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