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浪士的意思、浪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浪士的解釋

(1).指寄迹于水濱的隱士。 晉 郭璞 《設難·客傲》:“昆吾挺鋒,杞梓競敷,蘭荑争翹,嚶聲冠於伐木,援類繁乎拔茅。是以水無浪士,巖無幽人。”

(2). 唐 元結 的别號。 唐 元結 《瀼溪銘》:“ 浪士 作銘,将戒何人,欲不讓者,慚遊 瀼 濱。”《新唐書·元結傳》:“﹝ 結 ﹞後家 瀼 濱,乃自稱 浪士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浪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詞義

  1. 指隱居水邊的隱士
    該詞最早見于晉代郭璞的《設難·客傲》:“水無浪士,巖無幽人”,形容寄居水濱、超脫世俗的隱者。這類隱士常以自然為伴,體現道家避世思想。

  2. 唐代元結的别號
    唐代文學家元結晚年定居瀼溪(今湖北境内),自稱“浪士”。因其性格放達,時人戲稱“漫郎”,後演變為對不拘禮法文人的代稱。

二、延伸與文化關聯

發音與寫法:拼音為 làng shì,漢字結構為“浪”(左右結構)與“士”(獨體結構)。

網絡擴展解釋二

浪士的意思

浪士是一個漢字詞彙,意為遊蕩在江湖之間的士人,也可以指具有豪放不羁、不拘束傳統禮儀的人。浪士在古代經典文學中常常被描寫為胸懷壯志、追求自由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浪士由兩個部首組成:水部和士部。

浪士總計有12畫。

來源

浪士這一詞彙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如《紅樓夢》、《水浒傳》等。此詞起初用來形容那些遊走在世間的士人,後來逐漸演變為形容豪情壯志、追求自由的青年。

繁體

在繁體字中,浪士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浪士也可寫作「浪士」。

例句

他心懷浪士志,拒絕了家庭安定的生活。

組詞

水浪、浪漫、快浪、浪迹、佳士

近義詞

遊俠、豪傑、自由人

反義詞

守規矩、遵守傳統、墨守成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