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風氣惡劣,桀骜不馴。《新唐書·曹華傳》:“自 李正己 盜 齊 魯 ,俗益污驁, 華 下令曰:‘ 鄒 魯 禮義鄉,不可忘本。’”
“汙骜”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不常用,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字義拆解
整體含義
結合兩字,“汙骜”指社會風氣敗壞且人性情桀骜不馴,多用于描述某地或某群體道德淪喪、難以管束的狀态。例如《新唐書·曹華傳》記載:“自李正己盜齊魯,俗益污驁”,即指當地風俗因戰亂而變得惡劣,民衆愈發不受約束。
近義詞與用法
與“桀骜”相比,“汙骜”更強調環境與品性的雙重堕落,而“桀骜”僅側重性格的倔強(如“桀骜不恭”)。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現代漢語中罕見。
《汙骜》(wū zāo)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髒亂、不潔淨、有污點的。它可以用來形容物體、環境、行為等。
《汙骜》的拆分部首是氵(水)和骨(骨骼),它屬于六筆字。根據康熙字典筆畫數查找,可以得知它的筆畫數是17畫。
《汙骜》二字的來源是古代漢字的演變而來。它的本字是「污」,意為污穢、髒亂。後來又加上了「骜」的部首,加強了原本字義的強烈程度。此字形在清代康熙字典中出現,成為現代常用的漢字。
《汙骜》的繁體字形為「污骠」。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汙骜」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根據辭海等資料記載,古時候可能會把「汙」寫作「污」,而「骜」則保持不變。
1. 這個河流被工廠污染得十分汙骜。
2. 老房子的外牆污垢累積,看起來很汙骜。
3. 這家餐館衛生情況很差,食材也不新鮮,很汙骜。
1. 污穢 (wū huì):指極其肮髒不潔。
2. 骠髒 (piào zāng):指非常髒亂。
3. 骈髒 (pián zāng):指有污點、不潔淨。
1. 肮髒 (āng zāng):指十分髒亂、不清潔。
2. 不潔 (bù jié):指無法達到潔淨、純淨的狀态。
1. 清潔 (qīng jié):指沒有髒污、幹淨整潔。
2. 純淨 (chún jìng):指沒有雜質、污染物的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