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廉約的意思、廉約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廉約的解釋

廉潔儉約。《後漢書·祭遵傳》:“ 遵 為人廉約小心,克己奉公,賞賜輒盡與士卒。”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宣 潔行廉約, 韓豫章 遺絹百匹,不受。減五十匹,復不受。如是減半,遂至一匹,既終不受。”《北史·裴仁基傳》:“ 嵩和 廉約居身,忠勤奉上,人懷其惠,吏畏其威。”《新唐書·權萬紀傳》:“ 萬紀 悻直廉約,自 潮州 刺史,擢治書侍禦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廉約”的漢語詞典釋義

“廉約”為漢語合成詞,由“廉”與“約”組合而成,常用于描述品德或行為特征。根據權威詞典釋義及語言學研究,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釋義

    “廉”指清廉、不貪,《漢語大詞典》釋為“品行端方,不苟取”;“約”意為節儉、約束,如《說文解字》中“約,纏束也”,引申為自我節制。

    二者結合,“廉約”指“清廉節儉,自我約束”,強調物質生活簡樸與道德操守的并重。

  2. 詞源與演變

    該詞最早見于古代典籍,如《後漢書·張奂傳》:“奂正身潔己,廉約無私”,用于贊頌官員克己奉公的品德。現代漢語中,詞義延續古義,多用于書面語或正式場合,如評價人物作風。

  3. 用法與示例

    • 作謂語:“為官者當廉約自持,以正風氣。”(《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 作定語:“其廉約之風,深得民心。”(《古代漢語詞典》)
  4. 近義與反義

    • 近義詞:清廉、儉樸、克己
    • 反義詞:奢侈、貪婪、腐化

引用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廉約”是一個漢語成語,綜合多個詞典解釋,其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廉潔節儉的品德與行為,強調個人或組織在物質與道德層面的雙重約束。


二、構成分析


三、使用場景

  1. 形容個人品德:如《後漢書·祭遵傳》記載祭遵“廉約小心,克己奉公”,體現其清廉節儉的品格。
  2. 描述組織管理:可指國家或機構在資源分配、財政管理上的廉潔與節約。
  3. 曆史典故:南朝《世說新語》提到宣子面對贈禮多次拒絕,展現“潔行廉約”的操守。

四、古籍例證


五、近義詞與反義詞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廉約”不僅是對個人道德的要求,也體現了傳統文化中對清廉與節儉并重的價值觀。如需更多古籍用例,可參考《後漢書》《世說新語》等文獻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按視閉路財位昌族禅鑽大麗花當處點寶棟梁材東徙西遷陮隗笃藝繁榮風車雲馬輔聖該明港養幹凈貫洞河泥和嫔艱苦樸素交媟進領酒闌客散寄雁傳書窭人科半會計師攔關連乹路冢旅遊業冒大不韪槃盂披荊斬棘拼法鉗固锓闆請将不如激将青條曲節任賢日益月滋神寳君神寝慎容釋勞事類收擇水地鼠齧蠧蝕束書夙興夜處檀那陶和王正違抑仙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