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刻闆淺陋。 清 魏源 《聖武記》卷十四:“天下大計,孰不成於大度之人,而敗於拘陋之士哉!” 康有為 《<禮運注>叙》:“人好其私説,家修其舊習,以多互證,以久相蔽,以小自珍,始誤於 荀 學之拘陋,中亂於 劉歆 之僞謬,末割於 朱子 之偏安。”
“拘陋”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ū lòu,其核心含義為刻闆淺陋,常用來形容思想或行為受限于狹隘的認知或陳舊的觀念,缺乏開放性和創造性。
詞義與用法
文獻例證
現代適用場景
該詞雖屬書面語,但仍可形容某些保守僵化的思維方式,例如批評學術研究或政策制定中缺乏創新、因循守舊的現象。
以上解釋綜合了清代文獻用例及現代詞典釋義。
拘陋是一個形容詞,表示限制、狹隘、局限或不寬容的意思。
拘陋是由「扌」(手部)和「兄」(兄弟)兩個部首組成的,總共有11畫。
拘陋是中文詞語,來源于古代漢語,早在《莊子·逍遙遊》一書中就有使用。後來逐漸演變成現在的意思。
拘陋的繁體字為「拘陋」,沒有太大的變化。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拘陋」在古代寫作「拘陋」,雖然形态上有一些差異,但意義是相同的。
1. 這個社會的思想觀念還比較拘陋,對待不同的觀點不夠寬容。
2. 他的眼光太拘陋了,總是不能看到大局。
3. 我們應該拓寬視野,不要被拘陋的思維所束縛。
拘留、拘束、拘泥、陋習、陋規
近義詞:
狹隘、僵化、頑固、偏見
反義詞:
開放、寬廣、豁達、包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