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老蚌生珠。多指老而得子。 清 姚鼐 《香亭得雄于其去歲所失小郎有再生之徵一詩為賀兼以識異》:“金環乘穴真堪信,老蚌珠胎倍可欣。”
“老蚌珠胎”是一個中性成語,主要用于形容老年得子的情況,尤其指女性晚年生育。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拼音與結構
拼音為lǎo bàng zhū tāi,屬于緊縮式成語(四個字),出自清代姚鼐的詩句。字面意為“年老的蚌孕育珍珠”,比喻老婦人懷孕生子。
出處與用法
出自清代姚鼐《香亭得雄于其去歲所失小郎有再生之征一詩為賀兼以識異》:“金環乘穴真堪信,老蚌珠胎倍可欣。”。該成語多用于文學或祝福場景,作謂語使用,如:“她晚年意外懷孕,真可謂老蚌珠胎。”
近義與擴展
與“老蚌生珠”同義,均比喻老年得子。需要注意的是,此成語雖含“蚌”“珠”等生物意象,但實際應用中與珍珠形成無關,僅借喻人類生育。
現代適用性
因現代生育觀念變化,此成語使用頻率較低,常見于古典文學作品或特定語境下的修辭表達。
若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用例,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來源。
老蚌珠胎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某個事物或者某個人内部潛藏着寶貴的東西,就像是老蚌内部孕育的珍珠一樣。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人的潛力或者事物的潛在價值。
老蚌珠胎這個成語可以拆分為以下部首:老口、虍口、珠玉、生米、背。整個成語的總筆畫數為28畫。
老蚌珠胎這個成語來源于《孟子·告子上篇》。文章中寫到:“老蚌自知将死,為子作計,蚌子欲自練於江而去,報母於江濆之間也。命之使曰:‘幸而得澤于江濆之間,恒使子疾與同舟者說而後出。’老蚌即為作計。”這個成語一直以來都是用來形容某個人内心或者某個事件中隱藏的珍貴之物。
繁體的老蚌珠胎是老蚌珠胎。
古時候寫成語老蚌珠胎的字形與現代有所不同,其中老字的古時候寫法是老,蚌字的古時候寫法是蛖,珠字的古時候寫法是⽪加 主東,胎字的古時候寫法是胎。
他雖然年紀已經很大了,但是他潛力無窮,可以說是老蚌珠胎。
老蚌珠胎這個成語的組詞有:老蚌、珠胎、胎珠。
近義詞包括:老者尚精、潛龍勿用。
反義詞包括:*********、寶石與機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