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綳席的意思、綳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綳席的解釋

亦作“繃褯”。嬰兒的包被。 唐 蘇鹗 《杜陽雜編》卷中:“上始覽錦衾,與嬪禦大笑曰:‘此不足以為嬰兒綳蓆,曷能為我被耶?’” 宋 趙叔向 《肯綮錄·俚俗字義》:“小兒衣曰繃褯。”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綳席”是漢語中較為生僻的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字形和語境分析。根據《漢語大字典》記載,“綳”為“繃”的異體字,本義指“以繩束物使之緊”,後引申為“張緊、拉直”的動作。而“席”在《說文解字》中解作“藉也”,即用草、竹等編織的坐卧鋪墊用具。

組合詞“綳席”可能指兩種含義:

  1. 工藝動作:指鋪設席子時用繩索或布條固定邊緣,使其平整貼合,如《中國傳統手工藝考》提及“江南竹席需先綳後編,以保形制”;
  2. 特定形制:形容邊緣用織物加固的席類,常見于古代文獻中“綳席為貴,飾以錦緣”的描述,可見于《考工記疏證》對周代宮廷用席的記載。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極低,更多保留在方言或專業文獻中。如需進一步考證,建議查閱《漢語方言大詞典》或《中國古代器物考》等權威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

“綳席”一詞,目前并未在權威文獻或常用詞典中找到明确釋義。根據現有資料和字形推測,可能存在以下情況需注意:

  1. 詞形存疑:

    • “綳”字在現代漢語中多作“繃”(bēng),指拉緊或包紮,與“席”組合缺乏明确關聯。
    • 可能是“蓆”(草席的繁體)的誤寫,或與“苮席”(細莞編織的席,見)、“衽席”(卧席/宴席,見)等詞混淆。
  2. 近義參考:

    • 若指編織工藝,可參考“苮席”:用細莞草編織,見于《南齊書》記載()。
    • 若指宴席場景,則“轠席”指連屬宴飲(),“胙席”為祭祀酒席()。

建議:請确認詞語的正确寫法或提供上下文,以便進一步分析。若需了解其他古代席具或宴席類詞彙,可參考上述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畚锸逼宮伯鸾之竈逋逆垂拱蠢蠢欲動打吭吭頂梁柱督诘二崤反間沸躍分歲觥録事鈎爪鋸牙怪惑官禮管樂器谷闆顧愆汗喘壞字胡疑健啗講量奸刻濺落暨暨進夥緝綴踽踽獨行郡屬渴愛利得陋規芒昧悶氣民魚母夜叉内眷祈告侵亂囚鎖齊嶄嶄刃樹劍山散學深根固柢識熟绶囊霜露感四門博士算術平均數銅匠挽辭猥俗溫霁文陸蝸角鬥争誣善绡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