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胡蒜的意思、胡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胡蒜的解釋

大蒜。《東觀漢記·李恂傳》:“為 兖州 刺史,所種小麥、胡蒜,悉付從事,一無所留。”《齊民要術·種蒜》引 晉 郭義恭 《廣志》:“蒜,有胡蒜,小蒜。” 宋 範成大 《巴蜀人好食生蒜臭不可近戲題》詩:“幸脫蔞藤醉,還遭胡蒜熏。絲蓴鄉味好,歸夢水連雲。”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一·蒜》:“ 胡國 有蒜,十子一株,名曰胡蒜,俗謂之大蒜是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胡蒜”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植物學含義(主要釋義)

  1. 詞義:胡蒜是大蒜的古稱,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呈球狀或扁球狀,由多個肉質瓣狀小鱗莖緊密排列組成,外被白色至紫色的膜質外皮,具有強烈蒜臭味。
  2. 植物特征:
    • 葉基生,葉片寬條形,花葶圓柱狀,可高達60厘米。
    • 古文獻如《本草綱目》記載:“胡國有蒜,十子一株,名曰胡蒜”,說明其原産于西域地區。
  3. 曆史背景:
    漢代張骞出使西域時将胡蒜引入中原,自此在中國廣泛種植,古人也認為其“可資生、緻遠,攜之旅途防瘴氣”。

二、引申含義(特殊語境)

在少數語境中,“胡蒜”被用作成語,形容“不懂事、不知好歹的人”,比喻言行不合時宜、缺乏判斷力。例如:“這人做事像胡蒜一般,總讓人哭笑不得。” 此用法較少見,多見于口語或地方性表達。


提示: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文獻中對胡蒜的記載(如《齊民要術》《東觀漢記》),可參考、7的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胡蒜》的意思

《胡蒜》是指大蒜的一種俗稱,它屬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門、禾本科、白菜屬。胡蒜具有辛辣的氣味和味道,常被用作烹饪調料或藥材。

胡蒜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胡蒜》的拆分部首是⺜(肉部),它由13個筆畫構成。

胡蒜的來源

《胡蒜》一詞最早出現于古代漢語,而其來源并不明确。有人認為,“胡”這個字源于“呼”,指胡人國家;而“蒜”可能源自古代對植物的稱呼。《蓮香贊》一書中,記載了北魏時期有胡蒜種植的情況。

胡蒜的繁體字

《胡蒜》的繁體字為「胡蒜」,與簡體字一緻。

胡蒜的古時漢字寫法

古時候,胡蒜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盡管具體寫法無法确定,但在古代文獻中,經常可以見到類似「乎蒜」、「顋蒜」的寫法。

胡蒜的例句

1. 媽媽炒的土豆絲加了一些胡蒜,味道更鮮美了。

2. 這道菜需要用到一顆胡蒜,記得去買一下。

胡蒜的組詞

1. 蒜頭:指大蒜的頂部。

2. 蒜苗:大蒜的嫩葉。

3. 蒜蓉:将大蒜搗碎或剁成泥狀。

胡蒜的近義詞

1. 大蒜:常用的正式稱呼。

2. 蒜瓣:指大蒜中的一片小瓣。

3. 蒜塊:指大蒜的整體。

胡蒜的反義詞

胡蒜沒有明确的反義詞,但可以與不含蒜的食物或調料相對比,如無蒜炒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