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ar;block; check; stop;hold back;obstruct] 攔擋阻止
阻擋。《元典章新集·刑部·戲殺》:“ 李高三 、 餘興二 與 李杞一 作戲,二次攔阻不容本人起身小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六回:“他又曾經攔阻我給電信與伯父。” 孔厥 《新兒女英雄續傳》第五章:“ 楊英 雖然不同意,卻也不便攔阻。”
“攔阻”是一個動詞,表示通過行動或手段阻擋、制止某人或某事的進行。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構成
基本釋義
用法特點
近義詞與反義詞
例句參考
如需更多例句或語境分析,可參考滬江詞典及查字典的詳細條目。
攔阻是一個動詞,常用來形容阻擋、擋住、阻止或阻擋某人或某物的行動、前進或通過。
攔的部首是手(扌),筆畫數為5;阻的部首是門(門),筆畫數為8。
攔阻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漢語大詞典》中,意為阻攔和阻擋。
繁體字為攔阻。
在古代,攔阻的寫法是笪闍(dá shé),其中笪意為攔阻,闍意為阻擋,可以看出在古代的寫法中,攔和阻是分開寫的。
1. 他沖過去,攔阻住了逃犯的去路。
2. 戰士們已經建立了一道堅固的攔阻線,阻止了敵軍的前進。
組詞有:攔路、攔截、阻攔、阻止、攔住等。
近義詞包括:阻擋、攔截、阻遏、攔阻等。
反義詞為:放行、放任、容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