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aw; receive] 備文領取
具領失物
向主管或有關方面備文領取。 魯迅 《兩地書·緻許廣平四六》:“要我開帳簽名具領,于是就給碰了一個釘子而又大發其怒。”
“具領”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指通過正式手續(如簽名、蓋章或提交書面文件)向主管方領取物品、款項等,強調程式的規範性。
詞義核心
需“備文”(準備書面文件)或履行簽名等手續,常見于公文、財務等正式場景。例如:領取失物需填寫申請表并籤字确認。
延伸用法
也可用于抽象事物,如“具領任務”表示通過正式程式接受任務。
近義詞包括“申領”“籤收”,反義詞如“拒領”。與之相關的詞語有“具具”“辦具”等(參考)。
如需更完整的釋義或曆史用法,可查閱《國語辭典》或魯迅著作。
《具領》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持有或保管重要文件或證件的人。
《具領》的部首是“⺮”(zhú)字旁,共有9個筆畫。
《具領》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中。最初,它的寫法是“秬”。後來,隨着字形的演變,逐漸形成了現代漢字的書寫方式。
《具領》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具領」。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具領》一詞的寫法為“具領”,其中“具”字的上方加上了一個額外的橫畫。
1. 他是公司的具領人,負責保管重要文件。
2. 這位警察具領了我的護照,以确認我的身份。
1. 具體(jù tǐ):表示事物明确、特定的詞語。
2. 具備(jù bèi):表示擁有、具有某種條件或能力的詞語。
3. 具有(jù yǒu):表示某人或某事物具備或擁有某種特征或能力。
1. 擁有(yōng yǒu):表示持有、占有某物的意思。
2. 保管(bǎo guǎn):表示負責保存、保護某物的詞語。
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