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書法筆法名。 唐 王履貞 《太學壁經賦》:“垂露懸鍼,鶴頭蚊足,酌前修之楷模,為後來之軌躅。”
(2).诏書。古時征辟賢士的诏書用鶴頭書體寫。 清 沉皞日 《慶清朝·贈别黃俞邰用張玉舊韻》詞:“柳暗鶯簾,雨飛花幔,鶴頭催渡 桑乾 。”
(3).指鶴嘴鋤。 清 郭麐 《買陂塘·題種水圖用原韻》詞:“隨身但有閒漁具,那用鶴頭鴉觜?”參見“ 鶴嘴鋤 ”。
“鶴頭”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綜合各來源的詳細解釋:
書法筆法名
指一種書法字體或筆畫風格,常見于古代文獻描述。例如唐代王履貞在《太學壁經賦》中提及“垂露懸鍼,鶴頭蚊足”。
诏書的代稱
古代征召賢士的诏書采用“鶴頭書體”書寫,後以“鶴頭”代指诏書。如清代沈皞日詞作中提到“鶴頭催渡桑乾”。
鶴嘴鋤的别稱
一種形似鶴嘴的農具或工具,清代郭麐的詞中描述“那用鶴頭鴉觜”即指此物。
(來自中等權威性來源)
形容人的姿态高雅挺拔,如鶴昂首挺立,常用于贊美人的氣質或風度。例如:“他儀态端莊,頗有鶴頭之姿”。
該詞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書法、诏書、工具為傳統釋義,而比喻義多用于文學性表達。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鶴頭》是一個詞語,指的是鶴的頭部。鶴頭通常形容高大、筆直的姿态,是中國文化中對鶴特征的重要象征。
《鶴頭》的部首是“鳥”,由此可見它與鳥相關。它的總筆畫數為9畫。
“鶴頭”一詞最早出現在《爾雅·釋鳥》中,用以形容鶴的頭部特征。在傳統中國文化中,鶴被認為是一種吉祥的鳥類,象征着長壽和高雅的品質,所以“鶴頭”逐漸被引申為高貴、高尚的意象。
《鶴頭》的繁體字為「鶴頭」。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較為常見的寫法為「鶴首」。該寫法與現代略有差異,但意義相同。
1. 他的身姿挺拔,猶如一隻鶴頭昂首的鶴。
2. 他的文筆高明,作品字字珠玑,堪稱鶴頭中的佼佼者。
鶴舞、鶴立、鶴發童顔、鶴翔九天
鳳冠、鸾冠
狗頭、鴨頭
【别人正在浏覽】